第十四章 挑选科考队(第2/2页)

他正在填志愿,在上面写了他的各种履历,清北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硕士毕业,还有其他什么建筑工程师、机械工程师之类学历证书,再加上优秀身体素质检查报告,条件还比较不错,应该能够得上名次。

“可是,这本书上写着,火星随时会有大风暴……”维多利亚还是有些担忧,手里拿出了一本小说——《火星任务》。

“嘿嘿,那是小说嘛,部分是虚构的,当不了真。”填好志愿,赵超又检查了一遍,然后直接交了上去。

他笑嘻嘻地说道:“要是真的有大风,那种力道也没法把我们刮走。否则科学家们肯定会提示我们。别担心了,于易峰舰长不会让我们送死的。”

“真的么?”维多利亚眨了眨眼睛,“那么我也要报名!”

……

新人类政府的行动力以及组织能力非常高。为期两天的人员筛选正式结束后,飞船也恰好飘到了北极,距离地面约1000公里的高空,然后飞船开始悬浮在上空,随风飘荡。

因为这颗星球很可能是接下来几年内的落脚点,所以再怎么谨慎都是不过分的,科学家们已经事先用实验仪器做了大量的考察,并没什么特别异常的发现。

五百名人员,有工程师、医生、护士、军人、记者,还有更多的科学家等等,他们整装待发,在“胜利号”飞船前面排好队伍。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于易峰出声鼓励道:“各位同志,你们是五万民众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五百名精英,有着专业的素质以及技能。别的话我也就不多说,在这里,我再重复一下你们的任务。”

“第一,建立一个人类能居住的小型基地。”

“第二,获得详细的北极圈地质报告。”

“第三,考察火星生命是否真的存在。”

“第四……请务必保证你们各自的人身安全。好了,我就说这么多,启程吧!我提前祝愿你们能成功归来!”

“胜利!”五百人一齐做出V字型手势,摆拍了一个大合照。紧接着,他们穿戴好宇航服,一个个走进胜利号中。

因为运载能力不足的关系,胜利号的运载过程可能要来回两三趟,才能将大量的生活物资以及机械装备搬运下去。

要是诺亚号再飞得低一点,倒是可以用太空绳索将东西直接吊下去,但是现在一千公里的高度,几乎没有这个可能了。

于易峰心中一动,或许可以研究一下运载量极大的短程交通设施,那样就方便多了……

火星的平均温度是-63摄氏度,表面的大气稀薄而又寒冷,拥有两颗卫星。对于这颗地球的姊妹星,“火星是否存在生命”这个话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2000年,一块火星陨石于南极洲发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声称在这块陨石上发现了一些类似微体化石结构,有人认为这可能是生命存在的证据。

但有人认为这只是自然生成的矿物晶体。直到2004年,争论的双方仍然没有任何一方占据上风。

火星探测器维京号曾做过一个实验检测,想要了解火星土壤中是否存在的微生物。实验限于维京号的着陆点,并给出了阳性的结果,但随后,即被许多科学家所否定,这又是值得争议的……

现存生物活动也是火星大气中存在微量甲烷的解释之一,但通常,人们更认同其它与生命无关的解释。

火星上是否存在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这一点一直是人类试图揭开的谜底。对于这个疑问,“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探索7个月后,科学家给出肯定的答案。美国航天局曾经宣布,“好奇”号火星车对火星基岩样品的分析显示,火星古代环境确曾适合生命存在。

但是,“适合”并不一定“存在”。人类从未发现过火星生命……

这个答案即将在科考队员的手中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