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莘莘学子的第一选择(第2/3页)

里面生物和计算机两大专业的学子,一个个现身说法,唇枪舌战,吵得不亦乐乎。

有这帖子的存在,论坛的空气都变得焦灼了起来。

“计算机,35岁就毕业,狗都不学。”

“生物学,30岁博士毕业才开始工作,这时候学计算机的已经挣了好多个一百万了。”

“胡说八道,三清就招本科生,有本事去三清工作,学生物本科毕业照样年薪百万。”

“三清有多少研发人员,互联网大厂有多少程序员?你要不要看看哪个挣大钱的几率高?”

“可是学生物的人也少啊,每年就几万人,你们计算机本科毕业的每年都有几十万,再加上转专业,硕士,高职,七七八八,怕不有百万人,这么多人卷几个头部大厂,还只能卷到35岁,卷死你们。”

“兄弟们,别吵了,学生物的几万人卷三清的上千个职位,跟计算机的几十万卷大厂几万名额,录取率其实差不多,都高不到哪去。”

“学生物选择多,企业和科研机构都能去,虽然工资没有大厂那么高,但现在风口起来了,工资也还可以,比起土木之流要好太多,最重要是学到老,干到老,没有35岁的门槛,对于追求稳定,不求暴富的人来说,还是很好的选择。”

“对对,想要年薪百万,也要看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能进大厂的,哪个都有这个能力,但是也要看看大厂能让你赚几年,综合来看,最优秀的人才还是选择生物,去三清更稳定一点。”

“所以还是三清>BAT>小厂程序员>生物人,是这样吗?”

“这排名没错,要想高薪又稳定,还真得去三清。”

“嘘,我有个师兄,是双非本科毕业的,成绩平平无奇,进了三清,工作了6年,今年奖金就发了300多万。”

“我去,这是我不花钱能听的生物学暴富神话吗?”

“别说了,别说了,这就跨行业报考生物去。”

“那么,兄弟们,问题来了,学生物到底考哪个学校啊?”

就在考研学子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帖子横空出世,顿时震惊了整个论坛。

《姑苏大学宣布成立三清校区,将与三清集团合作,进行教育创新模式的探讨。》

学子们点进去一看,瞬间就沸腾了。

“什么鬼?姑苏大学不是211吗?怎么被三清看上了?”

“楼上你是不是傻,当然是离得近啊。”

“这个三清校区就在昆市,里三清园很近啊,还开设了在职研究生课程,这特么是不是专门给三清员工打造的?”

“尼玛资本的力量果然无处不在。”

“我决定了,今年就报考姑苏大学生物学专业,想想入学以后同学都是三清员工,找个实习机会不要太容易啊,实习后留下来的机会肯定也大,简直是美滋滋。”

“这个模式看着眼熟,让我想起了斯坦福大学和硅谷一众赫赫有名的互联网大厂。”

“昆市不是一直想要围绕三清打造东方药谷吗,这次来真的了。”

“我本科不够优秀,进不了三清,我去姑苏大学读研,向三清的要求看齐,毕业以后进去的机会应该会大一些吧。”

“看公告,好像优秀毕业生可以获得三清集团的全额奖学金,同时有优先录取权。”

“我靠,怎么看起来像是三清在按照自己的要求培养学生。”

“师资力量怎么样?”

“姑苏大学把整个生物学院和医学院都搬过去了,看来架势很大啊。”

“不是那种挂羊头卖狗肉的独立分校,那种去不得的,毕业证都是二本,像三清校区这种就很好,还是属于本校,算211大学。”

一条条看下来,学生物的和不学生物的都动心了。

这个分校不但专业强,还直接对接企业,优秀毕业生包工作,工作收入高还能干得久,对生物学子来说,简直就是一步到位,直接上岸。

而一条冒出来的回复更是直接坚定了他们报考三清校区的心思。

“呵呵,你们不知道这个校区有多强,我实话说吧,我们南大生物学的师弟,好几个都放弃了本校保研名额,准备报考姑苏大学三清校区,我要不是已经在本校读博了,都想换个学校。”

“大佬,细说,到底怎么个强法?”

“靠,大佬都这么说,那我肯定要梭哈苏大了。”

“决定了,苏大,不,三清,我来了。”

……

抖拍平台,李雪峰直播间。

弹幕飞速滚动,粉丝不断连线,想要咨询一些关于专业和学校的信息。

这里面有学生,也有家长,都是为了自己或子女的前途而来,在李老师的循循教导下,纷纷打消了疑虑,坚定了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