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4章 荣府奇葩多(第3/3页)

他之所以弄出这样的课程,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告诉女学学生们,但凡和官府或者皇室有关的事情,程序正义是相当重要的环节。

比如红楼故事里的大观园,从建造到后来宫妃省亲,都是荣府一手操办,根本就没有工部和内务府什么事情。

这对于现代人来说,相当的不可思议。

那可是省亲别院,名义上属于皇家所有的别院,怎么能不叫工部和内务府参合进来?

要是以后大观园出了变故,责任算谁的?

后来,荣府已经没有银子供养大观园,直接玩起了承包责任制这样的把戏,皇家就能以此为借口,直接叫荣府吃不了兜着走,别人还无话可说。

若是较真的话,大观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是皇室所有。

但凡出了一点问题,都能向荣府问责的。

可若是,从建造大观园开始,就让工部和内务府相关衙门派员参与,等到大观园建造结束,又叫两个衙门派员验收后,情况自然就大不相同了。

以后就算大观园毁于一旦,除非确定是荣府干的,不然和荣府就没多少干系。

皇家也不能拿大观园的事儿,找荣府的麻烦。

因为当初工部和内务府都有参与,并且有了书面上的验收文书,责任首先是这两个衙门的。

很显然,薛宝钗这是活学活用。

效果么,看看赖大和贾芹很快偃旗息鼓,就知晓是不是有明显作用了。

就是原本有些蠢蠢欲动的王夫人,也没了相关风声。

包括薛宝钗在内,一干负责督造省亲别院的小姑娘们,心情又是复杂又是开心。

反正这次,她们被狠狠上了一课。

就是三春都不得承认,有时候应付荣府这样的存在,借助外力必不可少。

什么四大管事,贾家族人之类的,之后再也没有跳出来,想要参合省亲别院建造,捞油水的事儿了。

不过薛宝钗也没把门堵死,还是将一些不重要的物料采购,分配给了贾家族老,由族老主持分配。

虽然捞得不多,甚至只能说是辛苦钱,可有得赚就不错了。

起码,不会再出现,红楼故事里的宁府贾蔷,带着五万两银子的巨款下江南,专门采购时新布料以及小戏子。

尼玛,什么样的布料还有小戏子,需要花费五万两银子这样的巨款了,简直就跟开玩笑一样。

可这样的事情,在红楼故事了屡见不鲜,那就只能说明荣府管理无能了。

也是自此以后,老太太那边,再也没有专门对三春说过,家和万事兴这样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