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买房(第2/4页)

于是她把郭月琴悄悄拉到一边,小声说道:“郭婶,如果以后还有好房子,您能不能告诉我,我还有亲戚想买。”

郭月琴听了一惊,脱口而出道:“你家亲戚都这么有钱啊?”

姜柔笑着点点头,没敢告诉对方是自己想买,只不过那样太招摇了。

最后,他们找到房主,对方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身穿中山装戴金丝眼镜,看起来颇为严肃。

他先是打量一遍姜柔几人的穿着,见其整洁干净,才开口:“这几套房子,都是祖上恩人留给家父的,如果不是出国无法继续打理,我是不会卖的。我对买房人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房子外观要保持原貌不能改动,这也是恩人当初要求我父亲的,我必须要信守承诺。”

这四合院整体框架结构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姜柔觉得这个要求可以做到,便点头答应了,“行,没问题。”

见她利落回答,房主挺惊讶。

毕竟,之前也有人来看房,听到这话早就气跑了。谁家买房还要听原房主的话,那不是有毛病吗?

“你真同意?咱们是要签协议的,假如你违背约定,我有权把房子买回来。”

“如果是按照当时的买卖价格,我可以跟你签协议。”

“那当然,房价一天一个样,我不可能按照现在的价格买回。”

有他这句话,姜柔放心了。如果签协议,必须要字字严谨才行。

孟雯和韩元上商量了一下,决定买下那套一进四合院,也同意签协议。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一进院以2500元的价格卖给他们,二进院的价格是8000元。

听到姜柔要买二进四合院,孟雯和韩元上都很震惊,不过转念一想,沈城东的亲生父亲好像条件不错,又觉得这一切很合理。

留下定金,双方商定星期一去办手续。

沈城东默默看着这一切,整个人都是懵的,他不知道姜柔要拿什么付房款?

8000元不是800元,他今年26岁,还没见过那么多钱。

姜柔同样没见识过。

晚上回到家,等孩子们睡了,她从某块砖头后拿出[百鸟朝凤]的首饰盒,然后坐到床边,把沈城东叫过来。

“你还记得它吗?咱们把里面的东西卖了,就可以买房了。”

看到它,沈城东这才想起里面是什么,“你是说那几根金条?”

“对,只要卖三根就够了。”

她打开首饰盒的盖子,从里面拿出三根金条,交到男人手中,“我打听过了,现在金价是390元一两,你负责把它们卖掉。”

沈城东人脉广,想办法卖掉它们不成问题。

他收起金条,忽然觉得和媳妇的差距又大了一些,媳妇这是妥妥的万元户。

他可能要努力奋斗五六年,才能追上她的脚步。因此沈城东决定,明天去找柳二聊聊,研究一下,现在干什么最挣钱。

不过,在找柳二之前,他先要问姜柔的意见?

听到他要跟柳二一起干,姜柔觉得如今时代变了,书中剧情也变了,从今往后做个买卖,也不是不行。

*

另一边,在房管所。

姜秋雨每天不去肉联厂上班,蹲守在这里,只为捡漏。

她没考上大学,为今之计,只有多投资,争做这个时代的弄潮儿。

她逢人便问卖不卖房?最终都因价格没谈拢而告终。房主卖给房管局是每间200元,可看她一个女人,又嫌卖个人麻烦,开口就是300元。

姜秋雨不知内情,她手里只有两千多元钱,买特别小的一进院不甘心,买大一点儿的,钱又不够。

折腾好几天,感冒发烧一条龙,人整整瘦了五斤。好不容易熬到感冒好,她又去房管局,可能是感动了上天,今天真让她遇见一位房主低价卖房。

这套四合院有17间房,价格只要3600元。姜秋雨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

等她看到房子才知道,里面还住着好几户人家。于是质问道:“这里怎么还有人住啊?”

房主颇为心虚道:“你把他们赶走不就完了,你到底买不买?”

想到自己已经蹲守好几天了,姜秋雨软下态度,“还能不能便宜点儿?我没那么多钱。”

这套四合院卖给房管局是3400元,房主会卖给她,就是为了多挣那200元钱,价格上当然不会让。

姜秋雨纠结半天,最终还是买了。钱不够,她只能去借……

*

星期一。

姜柔他们和房主来到有关部门办手续,叶之礼听闻此事怕他们上当受骗,还特意派人来帮忙。

有他的帮助,手续办理得很顺利。很快,热乎乎的房产证就到手了。

姜柔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放入挎包里,心中盈满喜悦。

孟雯也一样,想到以后可以和父亲婆婆一起住,充满期待。

为了庆祝买房成功,四人去国营饭店,由韩元上请客。以后他们就是邻居,都很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