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明的恐怖国力(第3/3页)

(注:这里的算法是包括了内蒙的东北部分。后世如果只算东三省不算内蒙的话,大约只占全国耕地的23%,但内蒙的东北部分还有1.7亿亩耕地)

如今东北的开发,虽然远远不能跟后世比,但经过前后陆续二十几年的时间,也算略有小成了。

黑龙江干流流域的开发,还只有后世的一成多。但尽管如此,也已经超越了历史上乾隆年间的水平——后世清朝所谓的闯关东,其实也就到松嫩平原一带,并没有到黑龙江干流大规模开发。

以至于到清末,黑龙江北岸也就六十几个屯。可见南岸也多不了几倍,整个黑龙江干流到清末不超过三百个村子。

而现在,大明在黑龙江干流沿岸,好歹有大几十万人口,一千多万亩耕地了,至少分布在七八座城市、上百个乡镇、一千多个村落里,比平行时空的清末开发程度还高了至少五倍。

人均能耕种二十亩黑土地,而且这个人均是连老人小孩女人都算上的。实际上壮劳力普遍要种三四十亩田,非常辛苦,但也足够丰衣足食。

丰足的积蓄,甚至能让农户完成原始积累,渐渐做到了家家都有自己的耕牛,甚至还普遍不止一头牛,还进一步依靠近代科技升级了耕犁和其他省力农具。

而开发更彻底的松嫩平原,如今的垦荒力度,已经超过了后世的三成,垦荒出的耕地也突破了一亿亩大关,松嫩平原上的五百多万人口,人均同样能有二十多亩肥沃黑土地耕地,同样是把妇孺老人都拿来平均了,壮劳力起码种三四十亩。

再加上辽河平原的后续开发,如今整个东北,为大明提供的耕地已经有一亿六千万亩,达到了关内传统汉地十八省总耕地的两成多。

小康十五年,天下重新统计耕地,深入彻查,最终计算得全国耕地十亿五千万亩,已经超过了平行时空清朝巅峰期三成。

全国范围内,人均耕地依然能有九亩多。

再加上大明远超历史同期的工业,废丁分籍改革实施十五年来,已经攒起了超过一千四百万的工籍、兵/役籍人口,实际上的农籍人口只有九千七百万。

如此算来,农籍人口的人均耕地,更是达到了惊人的近十一亩。就算依然存在一些当初南方豪门大户的土地兼并遗留问题,但贫农基本上能确保每个壮劳力至少种十亩自耕田。

大明国力之强,已经堪称华夏历史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