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惨烈一役(第3/4页)

然而,他们看到帝国的援军后,主动选择了后退。

没别的,帝国援军实在有些吓人。

军部支援来了两个完整的战斗集群,携带了三艘全新型号的无畏舰。

贵族私兵的战舰群出现在援军的右翼,虽然舰船杂牌较多、战力不足,但三百米级以上的舰船数量突破了五千艘。

帝国附属国的战舰出现在援军左翼,一群乌合之众,但舰船数量在三千艘之上。

最要命的,还是在这些援军之后,出现了一批浑身漆黑的战舰,宛若从古代现身的幽灵,静静地注视着帝国之敌。

那是真正的‘利维’舰团。

虽然数量不多,只有一千多艘,却足以表达帝国要把这场战争打到底的坚定决心。

经过此前的激战,帝国与新联邦损失巨大,双方援军赶来后,他们都对战胜彼此没有足够的信心,于是默契地全线后退。

但帝国确实是输了。

主要是,帝国军部收缩防线,准备应对三强国后续发难,新联邦趁机收复了四颗行政星。

舰船与士兵损失方面,双方其实五五开。

五大主力舰团直接被摧毁了四分之一的舰船,另有三成舰船需要进行维修,十二艘无畏舰,有四艘成了宇宙尘埃,两艘需要拉回去大修。

损失四分之一舰船,就相当于损失四分之一的兵源,舰船上的救生艇和逃生舱,在这种烈度的战争中完全就是摆设。

盾舰与补给舰损失最为严重,火力舰负伤较多。

新联邦那边就比较惨了,两个主力舰团打没了番号和建制,开战时候总数占优的他们,最终送出了七千艘战舰的战损。

好消息是,损失的舰船大部分都是来自杂牌军和‘封存重启’的老舰。

坏消息是,他们需要维修的舰船并不多,损失数额约等于被摧毁数额。

古埃尔联盟与自由合众国各损失数百艘舰船,各自付出了数十近百万士兵。

此战刚落幕,银河系的网络世界直接沸腾。

大概的舆论风向是:

【帝国以一敌三虽败犹荣,新联邦人多势众损失惨重。】

当然,这种沸腾,影响不到星际之间的政治对抗,帝国的军部与外交部开始活跃了起来,古埃尔联盟与自由合众国国内出现了大量质疑当局政府的声音。

他们为什么要参战?

既然决定参战了,为什么还不能将帝国的远征舰团全歼,结果只是打成了两败俱伤?

现在帝国已经将两个国家视为敌人,后续如果新联邦在这场战争中输了,那他们两家就必然要面对帝国的无敌舰团……

诸如此类,不一而论。

小半个银河系真正乱成了一锅粥。

……

帝国战舰群旗舰。

一群将领的投影出现在舰桥各处,托着自己的军帽静静伫立,低沉的哀乐在旁回转,悼念着此战化成宇宙尘埃的帝国将士。

悼念活动后,没有任何耽误,托马斯中将召开了军事总结会议。

会上,各战斗集群指挥做了简短的自我检讨,总结了在帝卫系统接管战斗之前,舰团在各方面出现的不足。

杨洺全程听了下来,心底最多的感慨,还是帝国军队的‘专业性’。

人类的战争中,科技含量越高,士兵自身信念与士气,对战局的影响也就越低。

帝国军队的战斗力,实在可怕。

“汉顿,你怎么看?”

托马斯中将突然点名,杨洺倒也没怯场,沉吟几声,缓缓叹了口气:“此战罪不在军。”

几位将军各自叹气。

杨洺正色道:

“需要检讨的并不是各位,这一战全程我都在旁观,各位指挥之精准、我军将士之英勇,我都看在了眼里。

“问题是,古埃尔联盟与自由合众国,为什么突然加入战斗?

“能看出,最开始他们也准备不足,战斗意志并不坚定,来的舰船数量也并没有很夸张,很像是匆忙中作出的决断,而不是与新联邦早有预谋。

“战斗进行到中期时,这两家为什么又开始不顾伤亡开始猛攻?这有些说不过去,这未免太反常。”

有位老将军叹道:“事情已经发生,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以一国之力,与其它三强国全面对抗。”

“此次我军部常规战力损耗严重,百分之三十的舰船需要维修修整,未来三个月,我们的兵力会出现明显不足。”

“是啊,他们三家沆瀣一气,不只是给了我们远征巨大的压力,也会对帝国全境形成较大的威胁,地方防卫部队需要支援,各区域应急部队也需要占据很大的资源。”

“我们难道要舍弃这八颗行政星吗?那四颗行政星被对方夺走,后续必然会出现一系列关于掠夺令的负面影响,我们会在舆论话语权上陷入绝对的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