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提前收割?(第3/4页)

看到胜利城如此粗糙的资源分类方式,封棋脑海里涌现的第一个念头便是:知识带来进步。

胜利城与现在的星城相比,综合实力显然更强,唯独欠缺发展需要的大量知识。

老迷曾对他说过,弱族与强族的区别之一,就是对资源的利用效率。

这里的“利用效率”可以分为两部分进行解读。

第一部分,便是对资源的吸收转换效率,这与种族先天的血脉潜力有关,难以在短时间内超越。

第二部分指的便是知识。

拥有对应灵性资源的处理知识,对一个种族的发展至关重要。

现在的胜利城对资源的利用效率非常低,很多有价值的资源放在手里却不知道该如何使用。

这就像是守着一座金山,却无法将金山开采后转化为实用资源。

不会用,等于无用。

命运城在封棋眼里如此重要,便是与资源的优化有关。

有了命运城,人族没有无用的资源,所有资源都可以交换成通用的血晶石,再用血晶石购买适用于人族的资源。

翻看了胜利城的资源库后,封棋得出一个结论。

胜利城现阶段的储备资源要远远多于星城,且存在着大量可以被优化的资源。

其中大部分有价值的资源都是来自通天路。

与沈绝接触的那些通天战士,普遍在通天路经历了漫长的厮杀,也截获了诸多种族留下的资源。

这导致胜利城的资源总价值最起码要比星城的库存资源价值高百倍以上。

只要能够得到胜利城的帮助,星城在得到精灵王的资源扶持前可以度过一段时期的平稳发展岁月,不需要束手束脚规划资源的配额,为资源发愁。

他需要胜利城的帮助。

接下来的数天时间,封棋留在胜利城与各机构的决策者展开讨论。

数天的商讨后,合作协议达成。

合作主要分为五个方向。

第一,教育资源优化与人才互通。

破晓学府与星城学府将替代胜利学府与联合学府成为人族唯二的顶级学府。

未来五十年的发展规划中,这两座学府将被重点发展,投入大量教育资源。

胜利城的学员都可以报考这两座顶级学府,做到教育资源的互通,也就不需要在胜利城另设一座新知识的教育学府了。

这将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集中教育资源。

第二,资源的统筹管理。

胜利城的资源库将与星城的资源管理部门对接,将资源交由星城资源管理部门统筹管理,星城资源管理部门有权力随时抽调胜利城的资源用于星城的发展。

第三,知识共享。

胜利城数据库在与星城数据库融合后,胜利城可以随时查阅星城的知识。

与此同时,血炼功法将在破解版血肉祭登场前在胜利城进行推广。

第四,军部力量的逐步融合。

未来人族不需要设立多个独立管辖的军部,星城军部与胜利城军部需要进行逐步整合,并在张道文晋升为军部总指挥官的那天彻底完成军部力量的融合,保证对外力量的调动效率。

第五,技术的转型与旧体系的淘汰。

这一步是星城发展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但胜利城不需要经历。

为了节省资源的消耗,胜利城需要将对内的技术研发投入逐步取消,将重心转向星城。

……

这五个方向都说明了一件事。

胜利城的发展将逐渐停止,重心不断朝星城转移。

从资源到人才,逐步融入星城。

这么做并非是放弃胜利城,而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如果继续发展胜利城的技术,投入的资源其实星城都有,重走一遍星城走过的道路完全没有必要。

所以胜利城的产业与技术被淘汰是必然。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胜利城配合城市融合,到时候就能直接获取到星城的顶级技术。

这与凛冬城有本质上的区别。

凛冬城是一座全民尚武的城市,他们的资源投入在战力的建设上,不与星城的技术研发投入起资源冲突。

所以封棋从不去管理凛冬城的资源消耗。

但胜利城不一样,这座城市有着雄厚的基础底蕴,各项技术都在同步发展。

修炼学、术法学、领域学,等等领域胜利城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发展,联合研究院的地位更是要高于现在的虎魄与猩红研究院。

这些投入在封棋看来完全没有必要。

很多知识信仰数据库里都有,大家走的是同一条道路。

胜利城完全可以搭上星城这条快速通道,不需要再摸索前进就能获得宝贵的知识。

如果选择继续自我摸索前进,或许会有新的发现,但期间每一步的前进必然会消耗大量资源,走的还是与星城一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