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强族论-种子扎根(第2/3页)

其次迷雾族也想过掠夺时从外部得到的工程类科技来加速地底矿洞的开发。

但这个方法仍无法解决矿洞内辐射强度较大的问题。

例如迷雾族就曾尝试在地表操控一种适用于开采矿石的工程傀儡进入地底矿洞,可傀儡毕竟没有自主意识,必须依靠外部操控,才深入地底百余米,还远未达到开采区,工程傀儡就因为大量杂乱的辐射被干扰信号传输,无法再与外界取得连接。

其他工程科技产物迷雾族都尝试过。

总结就是,这些科技产物根本无法与苦力相比。

那些苦力的生命他们根本就不看重,死在矿坑底部也无所谓,根本不会对他们的势力发展造成影响。

相比较各种偏门的办法,在充斥各种辐射干扰的矿洞中,苦力才是最有效率和最实在的开采工具。

圈养苦力,往后它们的后代同样会是苦力,取之不尽。

此时看到领域土著势力被带走,封棋的脑海中忽然蹦出了一个念头。

人类是否也可以圈养一些领域弱族势力。

人类文明在对资源的利用转化上不及格,对资源的开采上也是效率低下,甚至是直接放弃了部分资源的开采。

这一点完全体现在各个前线补给区。

例如上一条时间线建立的星城西补给区,每当攻略一座领域场,将这座领域场的空间结晶打碎后,这座领域场就会融入人类世界之中,成为人类世界的一部分,也包括这座领域场内的矿区、灵植区。

灵植区还好,人类会继续栽种灵植对其进行利用,为此还诞生了灵植学这门专业。

矿区的开发上,则是只会开发那些存在于地表的矿区,至于深层的矿区根本不予理会。

因为深层的地底矿区辐射严重,信号无法传输,普通人类羸弱的体质在里面待不了多久就会死亡,这个时间甚至是不到24小时。

让普通人去开采矿区,无疑是填命换资源,且换不来多少资源。

而身体素质稍好的人类战士是人类文明最为稀缺的战力,他们的作用在于开拓、抵御领域场,不可能将他们派遣去地底采矿。

如果这么做,无疑是本末倒置。

多方因素的限制下,导致那些极容易产出珍稀、特殊灵矿的地底矿区成了摆设,人类根本无法将其利用起来,只能是放着不去理会。

此时看到幽魂类生命将身穿土黄色战铠的土著领域生物奴役,封棋脑海中顿时想到了让人类文明也圈养领域苦力的想法。

这样往后灵植培育、地底珍稀资源的开采,都可以由这些奴仆势力去完成。

这个想法或许很残忍,但从全人类的角度去考虑,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他早已过了曾经多愁善感的年纪。

习惯性的以全人类的角度去思考大方向上的问题。

对同族人类他可以有无限的包容,但对待外族生命,他内心升不起一丝怜悯。

让人类拥有外族苦力,似乎是一个未来可以参考的发展方向。

这时魔刀苍老的声音在他的脑海中响起:

“看了你的记忆,我发现你还真是个有趣的家伙,内心的善良只用于人族,可以为此奋不顾身,乃至牺牲自己的性命,说是圣母也不为过,但对待外族却没有丝毫的仁慈与怜悯,杀伐果断,说你是外族的恶魔也不为过……但我必须承认,你的选择是正确的。”

“刀哥,你也觉得此方法可行?”

“当然可行,否则那些强族为何要圈养苦力,这能省下很多空间与时间,你会发现那些强族的成长体系都非常完善,新生代以修炼与成长为己任,其余族内成员则以开拓领土,获取更多资源为己任,至于那些闲杂的工作完全交给苦力去完成,己方的新生代,乃至老一辈不可能浪费时间在繁琐事务上。”

魔刀说到这里,沉默半晌后继续道:

“其实强族与弱族最明显的差距在于,弱族为了获取资源与利益普遍会选择剥削族内底层民众,即使弱族内部的政权更替,但最终的选择仍是剥削底层民众,用他们的奉献与燃烧换取资源,毕竟种族发展道路上必然需要一群底层贡献者去完成底层工作。”

“但强族不会存在这方面的困扰,强族的底层是由无数弱族的牺牲与奉献架构,强族不存在底层族人,整个种族运转所需的苦力都由其他种族替代,强族的族人需要承担的任务只有开拓种族的技能树,完善、加强种族的成长体系,乃至对外的扩张与掠夺上,这会让强族省去大量的时间与空间。”

魔刀的解释,封棋也曾听迷雾之主说过。

他们的观点无疑是相同的。

强族与弱族,强族剥削弱族,弱族剥削族内底层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