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二合一)(第4/6页)

“战战兢兢,连话都不会说了。”他自我调侃道。

梁满听到这里,忍不住吐槽:“怎么你以为你平时就很会说话吗?”

喻即安被她这句灵魂一问狠狠噎了一下。

半晌才不服气地辩解:“那大师姐平时那么威风的人,到了院士跟前,也一秒回到读研状态啊。”

梁满哈哈大笑,一面出电梯进停车场,一面问他:“这算不算是‘对上唯唯诺诺,对下重拳出击’的真人版本?”

喻即安想了想:“横批是顺势而变?”

说完他自己就先笑了起来。

去吃完斋饭都还要回荔憬花园,梁满索性搭喻即安的顺风车出发。

上了车,喻即安问梁满要不要听歌,梁满点点头:“也好,你开车吧,我自己弄。”

车载音响都大同小异,梁满很快就点开了喻即安车上的歌单,飘出来的第一首歌是《葡萄成熟时》:“差不多冬至一早一晚还是有雨,当初的坚持,现已令你很怀疑,他最尾等到只有这枯枝……”[2]

“你也喜欢这首歌么?”梁满好奇地问道,语气里甚至有些惊讶。

主要是喻即安这个人吧,气质看着就不像是会喜欢这种情情爱爱歌曲的样子。

喻即安摇摇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在朋友圈看过你分享的歌单,前几天从别的音乐平台导入的,总想着你可能偶尔会坐我的车,有歌听听也好。”

梁满一愣,第一个反应就是,她分享歌单都多久以前的事了,起码是去年,这人果然很认真考古过她的朋友圈!

旋即回过神,立刻去看车载音响的歌单,接下去的每一首,果然都是她常听的。

一时间她的心情有些复杂,说不出来具体什么感受,有一个人,提前折腾着把你喜欢的音乐导入到车载音响,就为了让你坐他车的时候能听到喜欢的歌,感觉真的是……

也不觉得是暧昧,只是有一种被人放在了心上的感觉,在意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在意到方方面面。

梁满沉默了一会儿,切了首歌,才说:“以后不用麻烦去翻朋友圈了,你直接跟我说,我给你发。”

喻即安扭头看了她一眼,心里一动,飞快地答应了声好。

去南山寺要开一个多小时车,到了山下,还要往上爬坡,倒也不远,就在半山腰。

一路上树木成荫,路两旁还开着有花,是盛放得热烈的三角梅,间中夹着几株野生的山茶和小玫瑰,看上去还挺漂亮。

因为是周末,来寺里吃斋烧香的人不少,梁满一边走一边跟喻即安讲进寺以后的规矩:“我们在门口的元宝店买香,南山寺是允许烧香的,要是去城西的大慈寺,就只能买花供佛,那边不给烧香。”

喻即安听了点点头,惊讶道:“还有寺庙是不让烧香的啊?”

“当然了,为了环保和安全嘛,到处都是花香也很舒服啦。”梁满继续道,“进去以后,你跟着我走,要按顺时针走,不能走回头路,也不能拍佛像的。”

喻即安好奇:“为什么不能走回头路,有什么忌讳吗?”

“大概跟不拜过去佛一样吧,代表着人生有去无回,应该更关注现在和未来。”梁满解释道,但也说,“这就是个约定俗成的说法,谁知道是对是错,但这种地方,忌讳多点就多点了,又不是天天来。”

喻即安恍然大悟,笑道:“这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

“对,就是这样,图个心安。”梁满点头。

他们爬了二十多分钟山路才到寺门口,匾额上“南山寺”三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很有种佛光普照的感觉。

门口有志愿者婆婆在招呼香客,见到梁满就打招呼:“小梁今天又来啦?”

“哎,您身体好哇?”梁满高兴地同人打招呼,指着喻即安说,“我带朋友来吃斋。”

志愿者婆婆的目光一下就转到了喻即安身上,那双充满人生智慧的眼睛往他身上一扫,他就下意识绷紧了脊背。

“这个后生不错,眼神看着清正。”婆婆打量完,对梁满说。

梁满笑呵呵地道谢,同她寒暄了几句,请了香,两个人才花了十块钱,领着喻即安走进寺里。

寺里人不少,但却相当安静,大家都不怎么说话,或者说话时会下意识地压低声音,这让烟雾缭绕的寺院多了几分清幽。

梁满带着喻即安,一路从伽蓝殿到大雄宝殿,烧完香许过愿,他们站在门口仰头看这座雄伟庄严的宝殿:“大雄宝殿始建于唐,后世几次修缮,都还是维持原来的风格。”

喻即安打量着唐风的殿宇,点点头,“刚才经过回廊,我看上面挂着介绍牌,就说建于唐代哪年哪年。”

又说:“这里很清静,也凉快,很舒服,适合发呆。”

梁满逗他:“是你的树屋适合发呆,还是这里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