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意外之喜(第3/3页)

而且长史还没任何执法权,只能规劝。

久而久之,傻子才上报皇帝,各家王府的长史自然成了亲王们的狗腿子。

甚至有人宁愿去郡王府当个教授,也不愿意去只有亲王府才配备的左右长史。

所以面对连自家王爷都献媚的石仲魁,忠顺王府的长史那叫一个恭敬。

……

处理完农庄的事,忠顺王自觉和石仲魁有了交情,立马把话题引到符咒上面。

甚至一开口就五百两银子一张。

换成以前,面对明说要十张的忠顺王,石仲魁当然会卖给他。

但一则他的心态确实变了,二则石仲魁那有限的金融知识也让他明白,银子全捞进自己家,绝不是什么好事。

而除了金银外,代表财富的东西可不少。

笑着对忠顺王道,“王爷,下官的爱好不多,不如向王爷借几幅名家字帖,或者是古琴、笛子的乐谱,如何?”

忠顺王一听就肉疼起来,在他看来,反正自己卖了八宝酒后,银子有的是。

自然更稀罕自己收藏的名家字画了。

但他也从石仲魁之前不用钱买,只用酒换农庄的态度看出,石仲魁忌讳和人谈钱。

说他清高也行,说他虚伪也没问题。

但钱这玩意虽然好,很多时候又代表着麻烦。

互相换字帖、文玩,御史都不会管。

甚至他们自己也在这么做。

忠顺王最后只能答应石仲魁的要求,随后戴权、夏守忠忙站出来说,自己家中也藏了些字画,就是不知道真假。

想请石仲魁帮忙看看。

请人看,自然是要还的。

可送来真品,什么时候还就不好说了。

而且石仲魁说是临摹,还一张画师画的,甚至自己改变笔记亲自临摹的摹本回去,大家心照不宣,生意就做成了。

这套路在现代社会,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但在古代,那就是只有极少数人才懂的秘密。

毕竟,就连翰林们都有人缩衣节食,哪里有余钱收藏名家字画,自然没机会接触到这种事。

再说,这种事根本拿不到铁证,皇帝都不愿意管。

甚至,他自己每年收到下面官员送的贡品中,古玩字画绝不会少。

自己就是最大获利者,当然更不愿意打破这种规则了。

生意谈成了,石仲魁亲自在正堂里,画了十几张符咒。

忠顺王、戴权、夏守忠见他画的时候,符纸上不断有金光闪过。

而且之前还只是普通纸张的符纸,在咒文画好后拿上手,却如丝绸一样有韧劲,立马不再怀疑这符咒的真假。

忠顺王拿着十张破邪和金刚符,有些心痒痒,又有些羡慕的看着随手放在桌案上的山川景秀扇。

笑着对石仲魁问道,“伯谦,不如放个小鬼出来,让本王试上一试?”

“这有何不可。”

石仲魁笑着对景秀扇点了点,那扇子悬浮起来自动打开。

就见两个鬼差押着个两百年修为的厉鬼,飞出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