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2/3页)

夏守忠忙应下,跪着后退三步,这才急匆匆的快走离开皇宫。

坐在轿子上时,边想着自己得从贾家要多少银子的好处费,边想着石仲魁还真是摸清了皇帝的心思。

前脚把元妃的太监废了,后脚又当众说贾家出了白事,元妃无法归家省亲。

若是换成其他朝代,石仲魁和贾家肯定得倒霉。

可结果却是,贾家不降等继承爵位,又能富贵几十年。

石仲魁自己则被皇帝叫去陪读书。

说是读书,其实也就是想听听他的意见。

这待遇,丝毫不比内阁大臣差。

……

石仲魁听到夏守忠上门,只能无奈的让人帮自己穿戴官袍,跟着夏守忠去了皇宫。

进了皇宫后,自然想从夏守忠嘴里知道皇帝为什么找自己。

夏守忠摸着手里叠起来的银票,见是五百两,脸色一喜道,“陛下不满贾家出了奴仆气死亲娘这种违背伦常的恶行。

打算让琏二和蓉哥儿袭爵,而且还是不降等的袭爵。

只是陛下虽然有这心思,心里应该是有些顾忌,这才让咱家请六元公进宫陪陛下读书。”

石仲魁暗自松了口气,暗道这五百两银子给的值。

否则夏守忠即便肯说,也不会说的这么详细。

想了想,又是一张五百两的银票送过去,“圣人那边最近为何没什么消息传出来?”

夏守忠吓了一跳,左右看了看,手却一点不慢的接过银票。

见周围几十米内都没人,这才低着头,边走低声道,“听说圣人担心甄老太妃的身体,又不能以圣人之尊为老太妃祈福。

只好命几位天师主持祈福之事,自己则在宫里斋戒。”

石仲魁根本不信什么‘在宫里斋戒’的话,不用说,肯定是太上皇最近迷上了修道。

随即想着难怪最近一段时间里,贾家出了那么多事,龙首宫那边却没半点反应。

也难怪皇帝一改以前谨慎的做法,居然越过太上皇,插手贾家爵位的传继。

不过,不降等继承爵位,确实可以拉拢各家勋贵,又能安勋贵们的心。

毕竟赖二气死亲母的事,贾家确实有缺乏管束,没教化好家中奴仆的责任。

再则元春无法归家省亲,真要计较也是大罪。

现在没夺了贾赦的爵位,又不降等让嫡子贾琏继承,对整个贾家来说是恩赐。

当然,石仲魁也笃定皇帝不会夺了荣国府的爵位。

皇帝把一向态度模棱两可,更多是向太上皇靠拢的贾赦、贾珍打下去,算是惩罚了贾家。

又利用贾琏、贾蓉拉拢贾家其他人都同时,还想整个勋贵阶级示好,可谓一举三得。

若是皇帝心里还打算利用去年冬天草原发生瘟疫,草原各部今年开春雪化了后,必然南下的契机打一场胜仗,确实能巩固他的权势。

不过,皇帝想的不错,却忽略人心险恶和阴毒。

在军权上,一向都是皇帝最弱的一环。

掌军的大将,至少7、8成都是太上皇的人,这些人难道就不担心皇帝真正掌权之后,把自己换了?

一旦有了这担忧,放草原大军入关都有可能。

若是被人威逼京城,甚至打到了城下,太上皇再次掌权和执政,也不是没可能。

皇帝听到石仲魁这番担忧后,脸色几秒内就涨红了起来。

拳头更是死死的握着,以至于手指发白,手背上青筋暴起。

好一会才强忍着愤怒,深吸了好几口气,表情才慢慢正常起来。

但双眼内的冰冷,便是石仲魁都有些发毛。

皇权至上可不是说这玩的。

现代人即便嘴上说蔑视权威,但真面对权贵时,还敢乱说话的人,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而皇帝一言便能决人生死,你就是本事通天,即便杀了皇帝,改朝换代又如何,还不是得被逼着远离人群。

好一会,皇帝总算稳住心神后,这才笑着道,“爱卿有何教朕的?”

石仲魁想了想,“臣记得王子腾王大人,在京营节度使位置上待了六七年了吧?”

皇帝皱眉点点头,但眼睛却更加冰冷了。

石仲魁却不担心的笑着道,“既然草原上起了瘟疫,那我朝就需要加强边军的整顿和训练。不如派一位重臣,又是知兵事的重臣巡视九边。”

皇帝和夏守忠瞬间想到‘明升实降’的话。

而且升王子腾为九边统制之后,若是他没做出成绩,被降职没人能说什么。

若是他真的做出成绩,升他为九省都检点,那就不是奉旨巡视九边。

而是三天两头就得关注九边之事,从古至今都没有大臣一边掌握京城军马,一边又掌握了边军。

即便皇帝不提,满朝文武都会逼着王子腾让出京营节度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