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善后(第3/3页)

甚至大兴的屯田都司,干脆直接下跪,只求石仲魁别盯上自己。

和宛平城县令、官员,还有乡绅们客套完,天色已经是半下午了。

吩咐薛蝌道,“让七品以下的文官,5品以下的武官全回去做事。其他人带去节堂等着,待本官梳洗之后,就去见他们。”

一听节堂,薛蝌脸色一变。

节堂最早是唐宋时节度使收藏旌节的厅堂,一开始就是将帅商议军事的偏堂,后来慢慢成了商议机密重事的厅堂。

按说石仲魁的官阶才从六品,又没兼任统兵的权责,是没资格立节堂的。

但他是钦差。

钦差存放机密文件的厅堂,那就是节堂。

屯田司名义上属于工部,但屯田兵再怎么说也是兵丁。

农时务农,农闲还是要练兵的。

至于开国至今已百年,是否荒废了兵事,石仲魁不管。

他立的节堂说是白虎节堂也没问题。

也就是说,这是要以军法治屯田司大小官员了。

严重点,以军法杀头都没问题。

本来就被宛平都司被贬,而吓的不轻的宛平、大小屯田文武,进了节堂后,有人腿都颤抖起来了。

不用猜,这人的问题肯定不小。

好在石仲魁真没打算清理蛀虫。

屯田毕竟还不是战事。

而且就算领兵出征,也只会杀几个来警告下面的人。

有句话说的好,很多时候用罪官的效果,远比清官要大多了。

清官只是道德上没问题,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可就难说了。

厉害的当然有,但也肯定只是一小部分。

半个时辰后,石仲魁穿着官服,身边跟着手捧圣旨的薛蝌走进节堂时,二十几个文武没任何犹豫的直接跪倒在地。

大喊着,“见过钦差大人。”

石仲魁笑呵呵的坐在主位上,“各位大人客气了,本官虽担着钦差的差事,但真说起来,也只管稻田增产之事。

还请各位大人放下心,实心做事即可。”

得了这句话,有人甚至无意识的重重吐了口气。

石仲魁嘴角一笑,也不急着让这群人起来。

语气转严厉的说到,“但要是有人藏着私心,甚至坏心,那就别怪本官用军法处理尔等。”

宛平这边的文武,瞬间明白石仲魁第一时间就打掉宛平都司,肯定是提前得到了消息。

而送消息的人,说不定就是大家中间的某一个。

甚至好几个。

十几个宛平文武,此刻的心情那是要多糟心就有多糟。

说好了大家一起给钦差个下马威,免得他一来就插手油水上的事。

可这还没发动,就有人出卖同僚、通风报信。

否则钦差为何先找都司下手?

真是不当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