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详(第2/3页)

但四人即将踏入宝殿,却发现庭院内确实空无一物。

香火如此鼎盛,建个塔有何难?

除非老和尚心大……

嗯,多宝塔。

光听这个名字就觉得不凡,竟以多宝为名。

“不知贵寺还差多少钱?”潘明不动声色道。

楚金合手宣了一声佛号,坦言道:“历时六年,已筹得善款五十万钱,还差五十万。”

陆离一阵无语,一张羊肉馅胡饼一个钱,若是建佛塔的钱去买饼……

到了这个地步,已没什么不能说的事情了,李饼责问道:“那为何要欺骗信徒?那负责讲经的和尚平平无奇,甚至可以说市侩。”

老和尚没有被李饼的外貌吓到,养气功夫似乎练到了家,反问道:“各位非我门人,为何妄言?只要捐了善款,一切罪业吾等自会替其应下,保证他们死后永不坠阿鼻地狱。”

坦白来说,这话得不到验证。

至少陆离等人验证不了。

不过,楚金主动说道:“诸位有大气运加身,若愿入我门中,贫僧便以身演法,一展佛门神通。”

潘明与杜克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两人面面相觑。

李饼则面无表情。

而陆离,他本以为自己能够免疫类似的话了,但是,这话由和尚说来,心里莫名的感觉膈应,很膈应。

见四人沉默不语,态度已非常明显了,楚金仍不死心,一边走在前方引路,一边说道:“贫僧知道三位贵客对我佛门抱有偏见。”

哪三位?

自然是陆离、潘明、杜克三人组。

“前几朝皇帝灭佛,无非是认为佛门不事生产,靠化缘施舍为生。”

“而本寺不然,种粮、种菜、砍柴、担水,各种活计全靠自己动手。”

楚金口中振振有词,“等再过一段时间天气转暖了,我寺还要举办‘普请’活动,自贫僧以下,所有僧尼都要去田间耕作。”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每逢饥年,大开山门,发放粮食赈济灾民。”

说到这里,老和尚脑后腾起一道神环,仿若真佛降世。

其实,那番话做不得假,千福寺已有近七十年历史了,而楚金也并非初掌此寺,陆离等人向附近的坊民打听一下,便可知道究竟如何。

“本喵……少卿没有问到肉味,亦不曾闻到血腥味。”

话落,李饼故意板起脸,不满陆离一直将手搭在自己脑袋上。

对此,陆离恍若未见,现在不撸猫,过几天回去了后悔都来不及。

梁武帝时期以后,“戒杀生戒肉食”的清规就已基本定下,而李饼嗅觉极其灵敏,它这么说就表明千福寺的僧众真严守戒律——

一日几餐以米粥为主食,配以腌菜,青菜炖豆腐已算是美味佳肴,若是生了大病,必须补充营养,也只能吃些蜂蜜、酥酪。

自给自足、吃素念佛。

满足这两点要求,确实当得起大师之名。

而耐心听完解释之后,杜克快人快语,道:“如此,倒是吾等误会了,大德与那些欺名盗世之辈有着天壤之别。”

陆离点了点头,心中补充了一句:前提是信徒死后真能得到佛主庇佑,否则,他们依旧是大盗。

大雄宝殿,居于整座寺庙的正中位置,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和其他大法力佛、菩萨、罗汉。

凡是遇到重大活动,都在此处举行,由此可以看出,楚金确实没有怠慢众人,四人逐渐收起先入为主的态度。

“诸位的来意贫僧已知,是为平康坊命案而来,然否?”

进入大殿之后,陆离暂时将手拿开,给了佛主一个面子。

而恢复自由的李饼双爪负背,恢复了高冷范,点头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张施主并非杀人凶手,他感觉自己无缘蟾宫折桂,决定回乡温习功课,待来年再赴京赶考。”

“此外,张施主出身寒门,确实没钱为红颜知己赎身,不得已才写信回绝。”

陆离满脸古怪。

老和尚又不是当事人,怎么知道的如此清楚?

不过,他没有开口询问,此案由李饼全权处理,自己过来完全是帮忙充个门面。

“空口无凭,那儒生人呢?”

李饼官气十足,但心里却极不平静:早知道千福寺主持如此好说话,当初就带着元载直接进来了……

没错,它正在后悔,认为不该找陆离寻求帮助。

“听贫僧说了明月姑娘的死讯后,正在客房为她念经。”楚金大师低眉顺目,声音低沉:“说起来那两桩命案确实与本寺有关。”

众人按下杂念,知道重头戏来了。

“前段时间,浮香、明月两位姑娘来本寺祈福,按理说,本该由监寺或者其他修为有成的知客僧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