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光年以外(第2/4页)

高考之后、出分之前的那些日子里,顾嘉年谎称感冒,把自己关在了家里。

她拉着窗帘,满心惶恐地坐在冰冷的地板上,恐惧到浑身震颤。

既怕东窗事发,又怕考砸之后从此再没有退路、没有未来。

每一天,从白昼到黑夜,再从黑夜到白昼。

每一天,都是度日如年。

总算捱到了出分那天,顾嘉年在爸妈的催促下查了分。

尽管做足了心理准备,可在看到分数的那一瞬间,她的心脏依然光速下坠。

果然很砸。

史无前例的砸。

像是愚人节离谱的玩笑。

在一本线率百分之九十五的霖高,这个分数说出去大概都不会有人信。

根本没有学校可以报。

她知道她完了。

果然,爸妈看到了分数后难以置信地倒吸了一口冷气。

他们粗暴地推开她,凑到电脑前刷新了一遍又一遍,全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可那串数字丝毫未变。

然后他们便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疯狂地咆哮着,质问她原因。

顾嘉年一言不发。

在得不到答案之后,他们开始训斥她。

像往常每一次考试考砸之后那样,不,是更甚。

这一次,他们用尽了毕生所学的知识体系里最最难听的话。

顾嘉年仍然一言不发。

她如同一个丧失了灵魂的木偶,听着他们斥骂、然后开始互相争吵、彼此指责埋怨。

爸爸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眉头紧锁、沉默不语。

妈妈则开始放声大哭,肆无忌惮地发泄着自己的情绪。

她哭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细数这十年里他们为了她的成绩、她的未来付出了多少金钱和努力,控诉着自己的呕心沥血和殚精竭虑最终却换得这么个结果。

就好像参加高考的是他们。

“我就算养条狗养十年也会有回报吧?你呢?这就是你给我们的回报?”

“要不大家都别活了吧,一家三口一起跳下去,就从这十八楼的窗外。”

“你考成这样,是想把爸妈逼死吗?”

顾嘉年依旧一言不发。

她难以想象如果他们知道了原因,知道她甚至没法回霖高复读之后,会不会真的跳下去,带着她一起。

直到最后,爸妈的情绪终于平静下来。

他们达成了共识,说第二天就去霖高帮她办复读手续。

顾嘉年终于开口。

“你们别去,我不想复读了。”

“我不想再读书了,也……不想上大学。”

是不想,而不是不能。

只是她不想而已。

这样的未来,什么长发、长裙、深夜的书店,什么冰淇淋和电影院……自由自在不受掌控的生活、志同道合的三两知己;

热爱的、渴望的、梦寐以求的未来。

是她自己不想要了。

她痛苦地说服了自己,然后死死地咬紧了牙关,如同一个战士一般,绝不动摇。

回忆如同洪水过境,无数情绪随着浪潮疯狂涌动。

等回过神来,顾嘉年才发现周围的所有嘈杂都消失了,院子里静悄悄的,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吃东西。

顾嘉年捂着肿痛的脸颊,满眼茫然地回头看。

所有人都在看着她。

他们的目光并没有恶意,可刚刚的那些温暖和鼓励统统不见了,他们诧异地看着她,仿佛在看着一个陌生人。

看着一个他们不认识的坏孩子。

顾嘉年的目光移了移,刘叔家的那个小豆包在和她视线相接的那一刹那,不自然地往妈妈身后藏了藏。

手里还捧着那箱用她给的瓶盖换的汽水。

顾嘉年觉得自己的脖颈仿佛一架生了锈的机器,缓慢地转动着。

她最终望向迟晏的方向,看到他皱着眉,抬起脚步像是想要朝她走来。

他也听到了吧。

听到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坏孩子。

她觉得自己在分崩离析地倾塌。

脑袋里忽然响起了尖锐的呼啸声,如同狂风迂回地灌进空荡荡的峡谷,研磨着每一颗粗粝的沙尘。

那些声音藏在耳朵里面,扎根在大脑深处。

它们频率极高,似乎有无数鬼魅在嘶吼着、疯狂地游走着,刺痛她的头颅。

犹如谢幕一般,这个世界在眼前瞬间变得模糊。

所有的一切都像电影放映结束,在以倍速离她远去。

外婆做的烫嘴的锅巴、钳住她脚趾的青色螃蟹、集市上的巧克力冰淇淋,还有迟晏递给她的汽水瓶。

那些酸的、甜的、疼痛的、滚烫的知觉,都在飞速地离她远去。

只剩下歇斯底里的风声。

顾嘉年难以抑制地尖叫了一声,用双手痛苦地捂住耳朵,开始狂奔。

身后依稀传来零碎的呼喊声、吵骂声以及呵斥声,和她脑袋里那些令人恐惧的风声混杂在一起。

她不顾一切、漫无目的地奔跑着,试图将脑袋里的那些声音赶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