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2/4页)

“是不是又长高了?哎呀,还真是。”

蜜娘笑道:“在庄子上他可以跑,跑累了吃的又多,天气又凉快,睡的也多,都快成小懒猪了。写字都不肯写了,我说一句,他回三句话。”

徐氏倒是心疼孙子:“他还小呢,只要平安就好。”

因为蜜娘和方惟彦都是过于勤勉之人,但羡哥儿到底还小,徐氏就怕孙子受苦。

几人说笑一回,蜜娘也从庄子上带回不少土产,给众人分了,徐氏则要留孙子过夜,蜜娘也就同意了。

这次去庄子上,方惟彦可没有闲着,徐氏把翁老夫人的私房,只拿出九牛一毛分给各房,大家都很欣喜,不知道大头已经被方惟彦拿着了,这次去庄子上也是逼人耳目,准备把这些东西全部都安置好。

想起看到简凝初的事情,蜜娘见常雨珠过来,就不准备再提了。

常雨珠前世在宫中,因为身份颇高,而且听说是宜男之相,有妊很频繁,故而太后都颇为看重她,但去太后那里请安也高看几分。

但宫中和寻常人家的婆媳不同,寻常的婆媳日日都要见面,且婆婆在内宅权利还颇大,徐氏发现了常雨珠刚愎自用,好放大言又虎头蛇尾的毛病后,那是日日都耳提面命,常雨珠以前在边关的习惯不想改也改了不少了。

再有方惟钧很听徐氏的话,知晓常雨珠这些事情后,虽然没有疏远常雨珠,但也不复之前那样亲近。

蜜娘知晓后,便道:“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她若能知晓这其中厉害,而不是争强斗剩,这于她而言也是好事。”

人和人的关系都是很微妙的,现在方惟钧和方惟彦感情很好,但将来彼此不和睦了,于方惟彦而言算不得什么,他有自己的抱负理想,但方惟钧要撑起整个侯府却很难,须得有人扶持,不找自己的亲哥哥,难不成还找方惟昌不曾?

春桃倒了一碗核桃浆给蜜娘,又道:“奴婢刚回来就听说京里的一件新闻。”

“哦,不知是何事?”蜜娘喝了一口核桃浆,觉得甚是美味。

春桃笑:“您还记得那个王三娘吗?”

蜜娘点头:“我当然记得。”

因为嫁给崔缇,身价倍增,不管走到哪里总有人奉承。

只听春桃道:“王家出了事,听闻她父亲曾经在任上贪墨,还有她的哥哥,也就是小申氏的丈夫听闻苛待生母。”

蜜娘不解:“王家官位并不算高,怎地会被御史忽然翻出来弹劾?”

春桃不知道。

但蜜娘第一个想的大概就是崔缇出事了吗?

一般先对付一个人,就是先伐其枝干,再伐主干,这样才能彻底根除。

但崔缇前世也没这么快下去,于是蜜娘道:“虽然王家被参,可能要被勒令致仕,但是这也没什么。”

御史科道谁不参啊?

王三娘就在这个时候回了娘家,王大人一看到这个三女儿,整颗心就放下来了。

“三娘子,你可是回来了。”

以前王三娘在家中没什么存在感,嫡母无视,父亲也是漠然,现在倒是对她这也殷切,王三娘垂眸:“父亲,到底是怎么回事?”

“官场本就是水至清则无渔,有时候你完全不收,别人如何看你,你爹我怕是这官都做不下去了?”王大人说的也是事实。

他又问:“元辅如何说?”

王三娘道:“您先不必着急,此事元辅自有定夺。只是您和母亲日后也要多加留心些,万一再被人抓到把柄,该如何是好?尤其是母亲那里,原本不该我一个外嫁女说,但分明是母亲当初不对,非要把孙子带在身边,又对祖母也不慈,哥哥也不过是送母亲去庄子上了,难道这就说哥哥不对了么?”

嫡母身份是高,但是串联外人搞自己的儿子女婿,简直不容于世。

王三娘的意思很明显,与其让嫡母再出去生事,还不如早做决断,现在若是去了,家里人还能丁忧,三年五载这样的事情就没人记得了。

她的意思当然就是要先保大哥比较重要,父亲已经年岁不小了,再往上走,因为不是翰林,也不可能入阁,连称为部堂都很难,既然如此,还不如让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的哥哥走仕途。

王大人却震怒:“你这说的叫什么话呀?若非是你们牵连,我做了这么多年官,小心谨慎,会被人牵连吗?还不止是我,元辅的好几位门生都被弹劾了。”

他家的事情,还容不得一个小庶女插手。

你是嫁的很好,但若不是王家,你怎么可能嫁的这么好?

你若是个平民,崔缇会娶你吗?

王三娘冷声道:“那我相公做元辅时,你们事事都要他帮忙,如今倒好,分明是母亲不对,爹爹却还要包庇,将来哥哥如何呢?”

“实在是没想到你如此丧心病狂,你母亲虽然从小没有把你养在膝下,但对你也算照顾了,你为何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