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3/4页)

人啊,只有把自己的身体弄好,才能办好事,否则,纵使天天人参鹿茸,也未必长寿。

方惟彦回来时,见母子二人都在跳舞,当然小的那个就是纯粹觉得好玩,他一把抱住羡哥儿道:“等会儿你娘还要去巡夜,爹爹带你去书房教你读书,好不好?”

因为蜜娘说他不管儿子,因此方惟彦自己特意把描红册找来,又被说孩子那么小笔都握不住,说他不用心。

方惟彦只好亲自教儿子读书。

否则出孝后,儿子就要开蒙了。

一味的逼迫孩子学习还没有效果,必须是让他有兴趣。

蜜娘见方惟彦这么自觉,不禁道:“我今日让他涂色了,你去看看他涂的颜色对不对?我们羡哥儿可是最爱爹爹的。”

羡哥儿只要听说能出去外面,都是高兴地,从凤梧院到书院还有一段距离,今日反正也轮不到方惟彦守灵,他多的是功夫。

不过,她们父子出去的时候,蜜娘还是叮嘱他们:“早些回来。”

因为她今日又巡夜,婆子们不敢放肆,不过,但凡上夜的人都会发瓜子、花生和江米条,这些都是蜜娘自掏腰包,反正也值不了几个钱。

但是人有时候就是为了这些小便宜才觉得有滋味。

唐妈妈自然也把今日的事情都说给徐氏听了,徐氏虽然心口疼,需要休养,但是常年管家,让她对这府里的事情一直都要掌控在手里才算放心。

“你是说这晚上只有蜜娘一个人巡夜了?”

唐妈妈点头:“乡君回去的最早,大奶奶倒是实诚,只是她因为那日去迟了,也是这里帮一下,那里帮一下,世子夫人也是早早回去了。”

徐氏皱眉:“我记得世子夫人不是管着茶房和僧众吗?那些男人那边虽然不好一个女人去,可也要打发管事过去,府中女眷也要看好,不能闹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来。”

在徐氏看来,现在何尝不是在考量这个新进门的儿媳妇。

唐妈妈道:“我看世子夫人自有区处,她是您选的,自然错不了。”

常雨珠自然早就已经买通了唐妈妈,但唐妈妈是徐氏的人,她只能略微帮忙说上几句,也不能太过,否则徐氏也不会信任她了。

况且,她只是能替世子夫人说几句话,但不能诬陷四奶奶,到底四爷对她也不薄。

而且四奶奶可不是一般人,先头大奶奶如何算计不成反而自己受罪的,她一清二楚,还有方芙蓉等人,她可不好得罪。

当年把妖僧都能杀的奄奄一息,更何况是她这个老太婆。

徐氏摇头:“话虽如此,但比起羡哥儿的娘来,到底还是差了不少,方才巡夜之前,羡哥儿的娘亲自来问我如何了。而且她还说羡哥儿现在能背《唐诗三百首》了,我知道是他一句句教的,羡哥儿记性好,多读几遍就会了,就连昨儿我嫂子过来也说”

就连东安侯也想让她去找蜜娘拿一张小影来,足以见她的用心了。

说起用心,蜜娘更是最早去,最晚回去,一分一厘都算的极好,但是有些能够饶过的事情又饶过,不是那种迂腐之人。

见唐妈妈不做声,她又道:“她太能干了,其余人在她面前就是庸才。”

俞氏一味图贤良,一味所谓的体贴下人,她其实能管好家,但是又怕担责任,乡君则既想要名,还想占便宜,作为世子夫人,常雨珠应该启用阮氏这样的得力干将,再鼓励俞氏应该管着,同时面上也要一视同仁。

再看看她说什么?

居然还想和大房三房串联起来斗阮氏。

这不是糊涂到家了?

还好申氏死了,否则,怕是早就被人拉拢。

大房和三房又是什么好东西,若是方惟昌做世子,她们又有什么好果子吃。

常雨珠却不觉这些,还同身边的人道:“明儿晚些喊我起来。”

卷碧笑道:“是。”

随即又夸奖道:“还是小姐有妙计,大家都一同共事,互相有忍让才是,偏那阮氏最喜出风头,她要出就一个人出去。”

“好了,别让世子听到了。”常雨珠在家里还是颇为谨慎。

卷碧也不敢再说,立即去外间守着了。

却说次日一早,蜜娘依旧准时起床,她办事情从来都是按时辰办事,从不拖拉,这是前世就养成的规矩。

以色侍人,只得一时,若要长久的宠爱,也需要下长久的功夫。

一时不会,东安侯府不会分家,常雨珠并不是个心宽的人,那她要在此处生存下去,那就必须要有一席之地。

“快,替我套好车,我去镜春斋。”蜜娘道。

春桃不敢耽搁。

镜春斋中,乡君有些忐忑,昨日她迟了片刻,账目也来不及和蜜娘对,到时候别人要是都人手一个账本,和她完全对不上,她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