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三章 清穿文世界33(第3/7页)

反正她们基本是当家主母,原本就管着这些,偶尔瞒着丈夫调钱,是能办到的。

而等钱存进去了,丈夫就是心生不满,也不能再多说什么了。

要知道,那可是睿亲王夫妻,没有意外的话,这是未来的皇上皇后。

雍正登基后的这段时间,众人也看出来了,他基本不进后宫,也没有为皇家开枝散叶的意思。

而且他和太上皇,都格外重视长子弘盼,在很多重要的场合,睿亲王不仅有一席之地,还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就连那些老阿哥们,都有认真听睿亲王说什么,这都不是重视了,是完全当成继承人的节奏。

而且现在睿亲王的权柄也足够大,不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可左右一个官员的前途,完全没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官员会为了妻子存进去的一点钱,而得罪睿亲王夫妻吗?

不能,又不是吞了你的钱,时间到了就会归还的,还给你利息,这样都要闹,只能说明你没把睿亲王放在眼里啊!

至于只能妻子去取,废话,这是人家睿亲王福晋弄的,她一个内宅妇人,还能和你一个大男人接触?

当然得是女人了。

所以妇人们非常放心,开始暗搓搓地调集家里富余的银钱,三天后兴高采烈地去圆明园赴约。

这次,她们没有被带到演武场,而是由宫女太监们接待,进入一个个小房间。

里面的空间不大,只有一张桌子,几把椅子,进去后,门就关上了。

对面是两个人,一位宫女打扮,一位太监打扮,宫女见到人进来,率先开口,“夫人,这里没别人,您不要有负担。愿意存钱就存,不愿意也没关系。出去后,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会保密,没人知道你存没存,也没人知道你存了多少。”

妇人眼前一亮,悄悄看了一眼外面,见人在后面排队,但隔了一段距离,确实听不到她们说什么。

这样做是为了保障这些女人银钱的安全性,只要没人知道她们具体存了多少,就不会惹来觊觎。

而有人没钱存的话,也不会被嘲笑。

妇人很快就想通了这一点,双眼亮晶晶的道,“真的吗?那太好了,我想买二十万的,不知道有没有机会?”

宫女摇摇头,“夫人您误会了,听我说,这次和之前不一样,不限金额,也不限年份。您愿意存多久,就可以存多久,愿意存多少钱,也都没问题,哪怕是一两呢。不过年份是一年起步,也最好是一年两年这样的整数,不然算起利息来,会非常麻烦。”

妇人越听眼神越亮,“我这里有二十六万两,都可以存吗?我要存十年!”

“可以的,”宫女笑着点点头。

旁边的太监飞快地写好契书,递给妇人。

妇人一看,没有错误,就直接签字了,然后掏出了银票。

她是直接带着银票来的,现在换上了两张契书。

宫女在一边介绍道,“契书一共五份,两份给您,您可以分别保管,一张丢了,就拿另外一张来取。剩下的三份,一份我们留着存档,一份拿来和您结算用,一份会统一保管,需要的时候拿出来。您看,这五份上都标了号码,是不一样的。”

夫人听了连连点头。

宫女又道,“我们不仅认契书,也认人,所以取钱得您本人来。不过这里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存钱的人出了意外,可以由她指定的人,拿着契约来取。夫人可以指定一人,这人您可以不告诉他,等取的时候再说。”

这是防止存钱的人被谋财害命,把她弄死后,以她父母,丈夫,子女的身份来取。

所以干脆由存钱人指定自己信赖的人,这人除了银行的人,和妇人本人,谁也不知道,所以她就安全了,毕竟害死了她,可能就拿不到钱了。

妇人听完连连点头,“你们想得周到。”

她想了想,先是丈夫,然后是儿子,她有三子一女,要说应该是长子,毕竟古人都信赖长子,但妇人耍了一个心眼,“就我大儿媳吧。”

妇人和大儿媳关系还可以,但婆媳之间不可能没有嫌隙,所以比起亲密,大儿媳是远远排不上边的,比不上儿子和女儿,也比不上丈夫,甚至比不上她身边的嬷嬷。

这个选择别说其他人想不到,就连宫女都惊讶了一瞬。

今天在这里登记,她有遇到写儿子,女儿的,也有写贴身下人的,有丈夫和父母的,甚至有公婆的,就是没有人会写儿媳的名字。

就是那种号称婆媳关系非常好的家主,也不会写儿媳的名字。

不过宫女很快就回过神来,示意太监把名字写上,然后又递给妇人一份契书。

不是别的,只是一份同意书,如果妇人去世,钱财没有取出,可以由指定继承人拿着契书来取,但在妇人没有死的情况下,这份契书是不奏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