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什么是双修(第2/3页)

“哦……”星河有点释然,也有点遗憾的,“那算了,反正我现在还得认字呢。想来看也看不懂。”

李绝突然抬手捂住了口鼻,整个人转过身去。

星河诧异:“你怎么了?”

隔了会儿,小道士才开口,声音更是闷沉了:“没……”

星河怀疑正他是不是不舒服,门口处平儿探了探头。

平儿看见他两人古古怪怪地站着,却没做什么,先松了口气:“姑娘,时候不早了,是不是该回去了?”

星河悄声问李绝:“你没不舒服吧?”

小道士低低咳嗽了几声:“没有,姐姐……先下山吧,改日我去看你。”

星河觉着他的举止颇怪,但也想不通是怎么样。

但自己也没怎么训斥他,算是给足了他的面子,所以应该不是生她的气。

于是便叫平儿把篮子放下,叮嘱他把包子熥了或者烤着吃。

李绝居然也没有送。

下山的时候,平儿便打听:“跟那小道士说什么了?还要我避着。”

星河不敢去细想,只说:“你这么问,我偏不告诉你。”

平儿撇了撇嘴:“这次破例,下回我可不避了……真是给他脸了。他那样无礼,我没打他已经是好的。”

星河不敢多招惹她多嘴,就假装不悦:“好了,他还小,自然有些冒失不到的地方,不说了行吗?”

平儿很不服气那句“他还小”,却也不想让星河生气,就只在心底嘀咕罢了。

从那之后,几乎隔个三五天,李绝就会来找星河。

倒也没有再做什么别的,只是教她读书写字。

一来二去,那本千字文已经通讲了一遍,其中典故、道理等星河也都融会贯通,了解大概,加上她又用功,几乎都背诵熟练。

至于那《千家诗》跟《音律启蒙》也都念了一半。

字虽然仍旧算不上出色,但比她先前的字迹来说,已经大有进步。

李绝知道,白天若来往,必然会招致闲话,所以通常是夜间来寻星河的。

二老虽不知情,可平儿影影绰绰地自然瞒不过。

只是平儿冷眼盯了几夜,却见小道士都还算规矩,没干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她才渐渐地心安。

李绝确实没干什么,因为有心而不敢。

他知道若是造次,星河一定不许他进门……不对,是翻窗。

只是少年心性,一团火热,便趁着星河高兴的时候,偷偷地握握小手,拉拉她的袖口、裙角之类。

或者在星河不留意的时候,飞快地在她小手上亲一下,讨一点点甜头罢了。

纵然如此,他心里也是如饮蜜水一样喜欢。

他这么小猫崽子活活泛泛逗弄人一样,星河想生气也不太忍心。

过了腊八就是年,年底下,城内的亲戚人家等等各自有来往,互相送年货之类,喜气祥和。

对冯家而言,今年尤其不同。

只因为先前庾约来过那一次,冯家便成了小县城内炙手可热的,不管是亲朋,还是有些干系的人,总是找由头过来攀交情。

甚至有些人,痴心妄想地,托人来提亲。

星河很不喜欢,幸而平儿跟老太太在外张罗,不必她抛头露面。

老太太也知道星河看不上那些人,就统一的都打发了。

谁知又有一些可鄙的,见走不了老太太的路子,便从老爷子下手,投其所好,趁着冯老爷子酒醉,想得他口头应允,先把这亲事定下来再说。

还好冯老爷子虽然烂醉,关乎星河终身的事,他心里到底有数,并未草率。

可是唯有一件,让老爷子有些过不去。

那就是高家。

本来冯老爷子以为星河跟高佑堂的事可成,而在他看来,高公子虽然是个斯文人,但到底也是个可靠的终身,而且高家家境殷实,又是正妻。

谁知星河竟然又不肯了。

他不知道尧三奶奶当日的做派,只觉着不太理解。有一天借着酒力,便跟老太太大发雷霆,说起此事。

“叫星河儿心里有点算计,京城那边……未必指的上,”他瘫倒在西屋炕沿,醉醺醺地叫嚷:“错过了高家,还指望……什么更好的?我看高佑堂便不错!”

高家确实还不错,前两日,高夫人还派人来送了些年货。

正如高佑堂所说,高夫人很喜欢星河,虽然知道她嫁不了,却还是派人来示好,也算是因先前尧三奶奶的得罪而赔礼。

星河知道高夫人知书达理,跟尧三奶奶不一样,便也打心里敬重,把庾约送的东西里挑了两样好的,叫平儿亲自送了过去。

平儿回来后,却又带了两匹上好棉布,说是高夫人执意要给的,不收便不许她出门。

当天晚上,平儿因想起白天去高府的那趟,心里翻来覆去。

星河因想到前日李绝才来过,今夜应该不会再来,便早早地洗漱了,借着灯火裁布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