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旱情(续)(第2/2页)

依样画葫芦,平均每20分钟左右,就可以铺设一段10米的管道。

而且这种铺设技术,还可以多段同时进行,就算是到时候两段的接口,出现偏差,也可以通过管道调整,实现无缝衔接。

目前在施工现场的设备,可以支撑两处同时开工。

一组施工队,一个台班可以铺设240米管道。

再增加几组施工队,配备上这些设备,一天铺设一两公里,问题还是不大的。

三个多小时后,两组施工队完成了180米左右的管道铺设,两个基座之间的七十多米悬空长度,并没有影响到管道。

这些铺设完成的管道,还是半成品,需要完成最后一步,才算完整的成品。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添加真空层,真空层设计的玻璃,已经加工过的硅纳米超薄玻璃,一块块贴合在管道表面,用钢带固定住。

这些玻璃真空片,会通过再次电镀加工,彻底结合在一起,变成真空保温层,保证管道不会因为冬天,出现低温结冰的现象。

由于很多零部件,都是自产自销,三米内径输水管道的综合造价成本,大约在每公里274万左右。

这个成本已经相对比较低了,按照东营——临清的规划路线,总长度大约是312公里左右。

鲁省官方每公里补贴200万,又包了征地补偿费用,蓝色时代每公里只需要支出74万成本。

加上沿途加压站,这条输水管道的支出预算,大约在5亿左右。

管道铺设没有问题,赵晓军和孟建业等人,又来到东营老黄河口的淡化厂,让准备调集工程队伍,加快二期、三期工程。

预计在未来半年内,将淡化厂的年产量,由之前的1.8亿立方极限,提升到12亿立方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