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通天大祭坛(第2/3页)

看着城下的曹操,刘焉上前一步,高声道:“曹孟德,上前叙话。”

曹操与刘焉乃是旧识,毕竟曹操当初在京师也算是小有名气,至于说刘焉就更不用说了,那是京师的风云人物。

素日里曹操对于刘焉却是要仰视的,如今看着刘焉那一副老朽的模样,曹操心中不禁感慨不已。

如果说刘焉如同刘虞、哪怕是像刘表一样老老实实的也好啊,朝廷还不至于会亏待了这些宗室。

乃是谁让刘焉第一个跳出来称王称霸,这种情况下,其实刘焉的下场已经注定。

也就是刘焉乃是宗室,不然的话,换做其他人,敢做到刘焉这般程度,朝廷早就已经下令夷灭其九族了,又怎么可能会只剥夺了刘焉的身份,将其贬为庶民。

当然对于刘焉这等人物来说,一朝从高高在上的皇室贵胄贬为庶民,单单是这种身份上的落差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承受的。还不如直接杀了刘焉呢。

拍了拍身下战马,曹操催马上前几步,拱手冲着刘焉一礼道:“曹孟德见过刘大人。”

刘焉眼睛一眯,看着曹操,好一会儿才长叹一声向着曹操道:“曹孟德,刘某有一事相求。”

曹操只是稍稍一愣,神色复杂的看了刘焉一眼道:“使君有什么话尽管直言便是,但凡是曹某能够应下的,便不会令使君失望。”

刘焉闻言哈哈大笑道:“好,不愧是曹孟德,有你这话,刘某也就可以安心了。”

说话之间,刘焉神色一正看着曹操道:“刘某身边这几位对于朝廷并无敌意,只不过是因为刘某的缘故才襄助刘某对抗朝廷,所以刘某希望曹孟德你能够禀明朝廷,莫要牵连他们。”

曹操微微点了点头道:“此事易尔,朝廷连使君都没有过分追究,自然不会大肆杀戮。”

刘焉点头道:“还有就是璋儿,自立之事与璋儿无关,不过璋儿素日里锦衣华服的好日子过惯了,猛然之间打落尘埃,刘某只求曹孟德你能够照拂一二,不求让其富贵,至少也要能够安生的活下去。”

刘焉知道,朝廷虽然说因为其身份的缘故不追究于他,可是并不代表没有人会针对他们父子。

他倒是可以一死百了,关键身为他儿子的刘璋,如果说没有人照拂的话,怕是根本就活不了多久。

曹操显然清楚这一点,所以在刘焉提出这般请求的时候脸上露出几分迟疑之色,不过很快,曹操便大笑道:“使君尽管放心便是,有曹某在,便不会允许他人害了令公子。”

刘焉哈哈大笑道:“如此某也可以安心的去了。”

说话之间,就见刘焉猛然之间拔出腰间佩剑,猛地便朝着脖颈之间抹了过去。

站在刘焉身旁的严颜几人显然早一紧猜到了刘焉心中死志已生,所以对于刘焉的举动并没有一丝讶异,眼中只有悲色。

“主公且慢行,末将来了!”

就见严颜同样拔出佩剑抹了脖子倒在刘焉身旁,至于说其他几名文士,则是嘴角有黑血流淌而出,正了正衣冠盘膝坐在刘焉身旁,没了气息。

刘璋像是被这一切给吓傻了一般,坐在那里呜呜痛哭不已。

随着刘焉自杀,城门吱呀吱呀缓缓开启,曹操大手一挥,大军入城。

当曹操带着众人登上城楼,看到城楼之上倒在那里的刘焉几人的尸体的时候,微微一叹道:“好生将尸体收敛,运往京师。”

只看刘焉身旁倒着的几人,曹操心中颇为感慨,想刘焉称王称霸之时,响应者众多,投靠刘焉者不下数百上前,可是一朝大难临头,肯同刘焉一起赴死者却是只有寥寥数人。

益州平定,天下间最大的几股反抗朝廷的势力就此烟消云散,至于说地方上的一些小势力,却是一下变得老老实实不敢掀起丝毫的动静,生怕朝廷会派大军镇压他们。

朝堂之上。

当益州被收复的消息传入京师,百官为之振奋,谁也料想不到原本摇摇欲坠的大汉竟然再度重续生机,看这情形,只要不出什么意外,大汉再续数百年国运没有丝毫问题。

而一道道的目光却是看向端坐在那里,显得极为低调的那一道身影之上。

正是这么一位当初不被任何人放在心上的内侍在短短的数年之间愣是生生的将坠入深渊的大汉从绝境给拉了回来,甚至还带上了正途。

一些对大汉忠心耿耿的老臣哪怕是心底里再怎么的瞧不上楚毅,如今也不得不为之感叹昔日汉灵帝虽然荒唐,唯一做对的一件事就是简拔了楚毅这么一位大汉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没有楚毅横空出世,只怕大汉真的要就此落幕,成为历史了。

天下平定,自然是要奖赏有功之臣,其他人也就罢了,可是面对楚毅的时候,朝廷却是为难起来,因为楚毅已经是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