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此时不逃更待何时!(第2/3页)

再看一身煞气的吕布虽然披头散发无比狼狈,可是却给人一种如同猛虎一般的感受,再加上陷阵营所向披靡的攻势,几人高昂的战意一下子烟消云散。

此时吕布手中画戟一甩,鲜血飞洒,大笑道:“还有谁人前来赴死!”

结果吕布话音落下,牛辅、郭汜、徐荣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无一人敢上前来阻止吕布。

几人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吕布随同陷阵营冲出军阵扬长而去。对视了一眼,牛辅气急败坏道:“天杀的颜良、文丑,若非他们先跑路的话,说不定这会儿我们已经斩了吕布为岳父大人报仇雪恨了。”

郭汜、徐荣却是没有说什么,他们可谓是久经沙场,沙场经验那是再丰富不过了,如何看不出就算是颜良、文丑二人不主动跑路,他们只怕也留不下得到了陷阵营相助的吕布。

单单一个吕布的话,他们拼一把,不是没有机会将之留下,这也是为什么袁绍会在吕布杀了董卓遭受西凉众将围攻之时果断的令颜良、文丑二人出手的缘故。

因为那个时候吕布的处境真的是岌岌可危,若是没有什么变故的话,当真只有死路一条。

可是随着陷阵营杀出,尤其是陷阵营展现出堪称无敌的战力一下子让人清醒过来,这个时候再想留下吕布已经是不现实了,否则袁绍何至于会令颜良、文丑二人罢手,难道他就不想斩了吕布这么一个强敌吗。

就在吕布随同陷阵营杀出董卓、丁原所部大军包围的时候,自京师之中冲出的几支兵马也到了近前。

黄忠、阎行、徐晃等将领一个个一马当先,如同出匣猛虎一般率领麾下兵马狠狠地撞入大军当中。

如果说正面硬碰硬的话,双方胜负还真的不好说,毕竟无论是并州精骑还是西凉铁骑,皆是大汉精锐之师,等闲情况下难逢敌手。

哪怕是楚毅手下操练的西园八校再加上何苗所掌控的三河精骑、北军五校也不敢说强过董卓、丁原二人所部兵马。

然而随着董卓被吕布斩杀,西凉大军陷入到混乱当中,不单单是丧失了董卓这一军之主更是造成人心动荡军心不稳。

丧失了军心士气的大军哪怕是再精锐也难发挥出几分战力,而最无辜的就是并州精骑,本来并州精骑如果说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没有选择同西凉铁骑合兵一处的话,倒也不会受到董卓之死的影响。

偏偏为了形成合力攻破京师,丁原选择了同西凉铁骑合兵一处,如此一来,董卓的死自然而然的便影响到了并州铁骑。

虽然说并州铁骑所受的影响不是很大,可是终究是受到了影响。

看着几支兵马直接撞入西凉铁骑大军当中,掀起一片的血雨腥风,丁原不禁握紧了拳头,下意识的想要提兵前去相助西凉军。

可是这会儿袁绍却是冲着丁原道:“丁大人,万万使不得。”

丁原微微一愣,不禁疑惑的看向袁绍,显然对于袁绍的意见,丁原还是非常的看重的,疑惑道:“为何不可,本初不妨直言!”

袁绍满脸的苦涩道:“大人也看到了,董卓已死,可以说西凉军失去了董卓之后,大军已经成了待宰羔羊,除非是有人能够登高一呼,重整西凉军之士气,否则的话,任何人都改变不了西凉军大败的局面。”

丁原点了点头,这点袁绍说的不错,就是他也能够看出西凉军的问题,可以说西凉军是以董卓为核心的军阀集团,如果说董卓尚在,自然是万众一心,战力惊人,可是当董卓身死之后,西凉军内部便立刻分崩离析,难复西凉之精锐之师。

不过丁原却是道:“老夫若是提兵相助的话,未必不能够给西凉军争取重整军阵的时间……”

袁绍一指那大开的京师城门,就见一支洪流正滚滚而来,赫然是由楚毅所统帅的京师兵马下了城墙,杀出城来,气势之盛,哪怕是丁原见了都不禁为之心惊。

“好胆!”

看到楚毅竟然会如此把握时机,甚至敢亲率大军离开那高高的城池出城来战,这让丁原对楚毅高看了几分。

张辽统帅三河精骑一马当先,可谓是惊艳。

微微一叹,袁绍道:“西凉军必败无疑,一旦形成溃败,并州精骑必然会为西凉溃军所冲垮,真到了那个时候,怕是不败而败,难逃楚毅所部追杀。”

丁原皱了皱眉头,按照袁绍判断,这种局势不是可能出现,而是百分之百的会出现,就是丁原自己都不得不承认,西凉军的表现太过糟糕,而楚毅的表现又太过惊艳。

“撤退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先行撤兵数十里,重整大军士气,再言其他!”

丁原脸上满是不甘的神色,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吐出一口气,咬牙道:“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