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佛教最后的余晖(第2/3页)

显然无论是相比高丽还是相比大理来,交趾覆灭让楚毅所获得的气运要差了许多,不过考虑到交趾同这些国家的差距,能够获得这么多的气运倒也不差了。

随着大越国覆灭,楚毅却是突然之间下令大军兵分三路,一路由卢俊义统帅,一路由岳飞统帅,分别辅以几尊天人强者,率领两三万大军,一路开山铺路,各自奔着毗邻交趾的吴哥以及真腊几国而去。

至于说楚毅则是率领一路兵马回师西进。

本以为覆灭了大理以及交趾便要班师回朝的一众人一个个的自然是大为欣喜,对于军人而言,有仗打才有功劳可言,虽然说功劳再多,对他们而言似乎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可言,但是身为强者,要他们一个个的闲暇下来,怕是更加的无趣。

不知道世界广袤,大宋之外有着众多国度存在倒也罢了,可是在看了楚毅拿出的那一副世界堪舆图之后,众人方知世界之大,自然是一颗心为之躁动不已。

随同楚毅一路的则是高宠、吕师囊、方腊等数尊天人强者,数尊天人一路开山铺路,生生的自大越国向着大理又开辟出一条通天大道出来。

近一个月的时间,楚毅一部人马跨越了千里之遥,如今已然抵达了大理边境之处,再向着西去便是天竺国。

天竺之名,中原之地倒是知之者甚重,作为佛法的发源地,就算是没有楚毅那一副世界堪舆图,一众强者也多多少少听说过关于天竺的传说。

昔日达摩远隔万里之遥自天竺而来,进入中原之地,立下了佛门禅宗一脉,至今依然有数百年之久。

可是一众人对于天竺的了解更多的是从各种传说当中得知,至于说真正的天竺究竟是何等的景象,显然没有谁有着更深的了解。

不过大理同天竺毗邻,对于天竺还是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的,如今方腊、吕师囊等人正一个个的忙着研究自大理得来的那些关于天竺诸多信息的典籍。

楚毅同样也是颇为好奇的翻看着手中的典籍,说实话,楚毅对于这一时期大宋之外的世界还真的没有太多的了解,能够将那一副世界堪舆图给拿出来已经是绞尽脑汁了。

如今从这些大理国所记载的关于天竺的信息当中,楚毅才算是大概的对天竺眼下的情形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天竺不过是中原王朝对于这一片广袤区域的一个统称罢了,而在这一片区域却是有着不止一个两个王国存在。

甚至按照大理国的记载,这一区域至少有着十几个国家相互并存,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占据了北天竺近半地域的波罗王朝。

波罗王朝立国数百年,传至这一代,王朝之主乃是罗摩波罗。

虽然说天竺佛教如今已然式微,可是终究是这一片地域所诞生的土生土长的宗教,已然有着莫大的影响力,所谓的式微也不过是相对于其鼎盛时期而言。

其他不说,单说波罗王朝境内便有两大佛门圣地,那烂陀寺、超戒寺,两大寺院对于整个波罗王朝有着莫大的影响力。

楚毅的目光从那烂陀寺以及超戒寺这两大寺院的名字上扫过,心中倒是生出了几分期待来。

中原有佛道儒,三教并立,而佛教却是由天竺而来,虽然说进入中原之后便迅速为中原所同化,但是有一点却是不得不承认,那就是佛教的确是外来宗教。

如今中原佛教可谓是发展壮大,底蕴浑厚,甚至有天师境的强者坐镇,那么楚毅倒是颇为好奇,作为佛教发源地的天竺,佛教又有着何等的底蕴与实力呢。

大宋绍兴五年春,足足花费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楚毅以及数万大军终于跨越了茫茫丛林,进入了天竺境内。

一条被开辟出来的通天大道彻底的联通了大理以及天竺,随着楚毅率领大军进入天竺,大宋朝廷那里已然得到了消息,不管愿意不愿意,至少赵构明面上对于楚毅对外征伐那是一万个支持的。

大量的人马以及官员被赵构自大宋各路抽调而来,沿着那一条通天大道源源不断的而来。

波罗王朝如今已然过了鼎盛时期,差不多进入了王朝末期,本来庞大的疆域也被诸多对手所吞并,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超戒寺以及那烂陀寺众多寺院的支持下,波罗王朝依然是这一片区域,举足轻重的力量。

那烂陀寺作为波罗王朝两大佛门圣地之一,寺院所得到王朝的敕封土地可谓是庞大无比,甚至许多大小城池的城主都是出自于那烂陀寺这些大小寺院,可以说波罗王朝是佛门最后的辉煌。

自波罗王朝覆灭,天竺佛教彻底的进入了衰败期,为外来宗教所压制。

显然作为天竺佛教最后的辉煌,波罗王朝自然是汇聚了天竺佛教最后的精华,无论是那烂陀寺还是超戒寺,皆有天人强者坐镇,甚至还不止一尊两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