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蛇吞鲸的野望(第2/3页)

只不过迫于国内舆论,李资谦并没有接受,而是将仁宗给软禁了起来。

这一日,李资谦在自己那奢华无比,堪比王宫的国公府之中宴请亲家拓俊京。

此刻李资谦同拓俊京刚刚联手彻底掌控了高丽之军政大权,正处在蜜月期,所以两家关系极其密切。

就见李资谦一脸笑意,举杯向着拓俊京道:“来,今日特为亲家庆贺,安义城一破,我高丽便可以在大江对岸获得一片立足之地,介时只要我们源源不断的南下,必然可以使得我高丽版图越来越大,此皆是亲家之功也,他日必然名留青史,光耀史书……”

拓俊京作为高丽名将,颇有几分矜持,面对李资谦的称赞,拓俊京微微一笑道:“亲家却是说笑了,区区一座安义城罢了,不过是一日之间便被攻破,根本就没有什么困难。至少比之昔日大金尚在之时要轻松的多。”

李资谦微微点头,虽然说高丽兵权大多掌握在拓俊京手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李资谦就真的完全相信拓俊京,至少王城之中的兵马便掌握在他们庆源李氏之手,而拓俊京所掌控的不过是地方兵马罢了。

看着拓俊京,李资谦道:“我们的探子传来消息说大宋覆灭了大金之后没有多久便对西夏、吐蕃用兵,依亲家来看,大宋此番用兵吐蕃、西夏,可有几成胜算?”

拓俊京捋着胡须,满脸自信的神色道:“不是我瞧不起那楚毅,若是他等到大宋彻底的消化了大金之后再行用兵西北之地的话,或许还有几分胜算,可是如此仓促用兵,此乃兵家之大忌也,我敢说,此番大宋对西夏、吐蕃用兵必败无疑。”

看拓俊京这般的自信模样,李资谦微微的松了一口气道:“若是如此的话,那就再好不过,只要大宋经此大败,必然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够恢复元气,在此期间,刚好我们便可以抓住时机,慢慢的扩张,侵占大片的疆域……”

说着李资谦带着几分兴奋道:“最好是让大宋同西夏、吐蕃大战连绵不断,无暇顾及东北之地,等到大宋与西夏、吐蕃两败俱伤,我高丽已经崛起于西北之地,那时大军南下,未尝不可入主中原繁华之地……”

拓俊京不禁轻咳一声让李资谦从那白日美梦当中清醒过来,察觉到拓俊京看他的目光有些怪异,李资谦颇为尴尬的笑了笑道:“这是某的目标,虽看似可笑,可我却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总有实现的那一日。”

拓俊京不置可否的看着李资谦道:“亲家有这般的宏图大志,我自是全力支持,可是亲家这般的宏图大志却是需要大量的兵马来实现,如今边境之地陈兵十余万之多,其中三分之一多手中根本就没有制式兵器,所以还请亲家能够调拨一批军械物资……”

李资谦闻言脸上露出几分为难之色看着拓俊京道:“亲家也知道,我们高丽本身便国弱而民乏,军械司这些年努力下也不过是勉强将京中卫戍兵马配备齐整罢了……”

拓俊京对于李资谦的推辞一点都不觉得惊讶,这已经不是李资谦第一次这般推辞了,大家谁还不知道谁啊,李资谦所说的其中一部分的确是事实,但是高丽虽然弱了些,却也没有李资谦所说的那么夸张。

至少据他所知,数万兵马的军械只要李资谦愿意的话,还是能够筹集起来的,而李资谦之所以那么说,无非就是因为要限制他手中的兵权罢了。

想当初为了架空仁宗王楷,对付朝中忠于王室的大臣,他们二人联手,从军政方面彻底的联合,完成了对王室的侵蚀以及对朝中大臣的打压。

那个时候,二人堪称亲密无间,合作无暇,也是在那个时候,拓俊京才一步步的掌握了除了京师卫戍兵马之外的地方兵马。

也正是完成了对仁宗的架空,两人之间的关系明显不再如以前那么融洽,至少李资谦开始从粮饷、军械等物资方面卡着他,甚至就连拓俊京所扩招的数万兵马,如今都没有能够配齐兵器。

似乎是觉得自己这么卡着拓俊京有些不地道,李资谦轻咳一声道:“这样吧,我想一想办法,争取为你调拨三千人的军械物资,再多的话,就真的需要时间了。”

拓俊京微微一叹道:“既然朝廷这般困难,那便劳烦亲家了。”

李资谦摆了摆手道:“不妨事,不妨事,边境局势尚且需要亲家亲自坐镇,不知亲家此番回京,准备停留多久,何时回返军中啊。”

拓俊京很清楚,李资谦这是担心他在京城盘桓太久,就差没有直接赶他走了,不过如今李资谦权势正盛,拓俊京也没有同李资谦争锋的意思,稍稍沉吟了一番道:“此番回京,主要是为了为将士们筹集军械物资,只要亲家能够挑拨一部分物资,我随时可以回返军营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