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 灭国之战(第2/3页)

楚毅目光从一众人身上扫过缓缓道:“诸位,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本王决意明日出兵北伐,不灭金人,誓不归还,诸君可愿助我?”

一众人齐齐拜下轰然道:“愿为殿下效死,不灭金人,誓不归还。”

声势震天,虽然只有数十人,可是其中单单是天人级别的存在就有不下于十人之多,当这些人齐声呼喝的时候,小半个城池的百姓都能够听到那呼喝之声。

许多汉家子弟听到那呼喊声一个个的脸上露出了兴奋之色,向着知府衙门方向看去,带着几分兴奋道:“王爷终于要出兵了。”

素日里楚毅北伐的心思从来都没有隐藏过,所以城中百姓几乎都知道楚毅早晚都要北伐大金的。

只是大家没有想到这一日会来的这么快罢了,就在不少人为之欢呼的时候,金人安插在北平城当中的不少探子一个个的为之色变,连忙想方设法的将楚毅出兵的消息传出。

大军出幽州,一路之上兵马众多,浩浩荡荡,若是算上征召而来的辅兵的话,可以说此番楚毅北伐出兵不下二十万之多。

这可不是夸张出来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二十余万。

不得不说大宋的底蕴还是相当之惊人的,二十万人马所需的粮秣、军械竟然被朝廷置办的整整齐齐,甚至还多出几分。

赵构非但是没有拖楚毅后腿的意思,反而是全力配合,甚至压下了一部分别有用心的朝臣趁机断了楚毅粮草,坑杀楚毅的建议。

赵构心中很清楚,自己得位不正,尤其是如今徽宗赵佶,前太子赵桓尚且在世的情况下,他所能够依仗的便是楚毅。

或许在权利面前,他同楚毅算得上是敌人,但是再怎么说,两人那也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一旦楚毅出了什么意外的话,赵构敢保证,他这皇位怕是都未必能够坐稳。

况且赵构内心之中还是有几分雄心壮志的,大宋历代帝王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北伐成功,收回燕云十六州之地,可是上百年过去,大宋历代帝王的梦想也只能是梦想。

然而到了他这一代,燕云十六州却是被收服了,哪怕他这皇帝看上去像傀儡更多一些,但是赵构敢说,后世史书记载,必然有他的名字留下。

此番楚毅更是准备一路北上打算彻底的覆灭大金,赵构心中别提多么的激动了,如果说楚毅真的能够覆灭大金的话,这也就意味着大宋将彻底的消灭来自于北方的隐患,其他不说,至少可保大宋上百年边关之安宁。

这几乎相当于给大宋续了上百年国运的大战,赵构除非是脑袋坏掉了才会去扯楚毅的后腿。甚至于那几名居心不良,鼓动其断了楚毅粮草的官员也被赵构直接拿下并且将之押送军中,交由楚毅处置。

如此一来,楚毅丝毫不用担心后方的问题,大军更是士气高涨,行军速度都不禁快了几分。

如此行军几乎月余,数十万大军跋涉上千里路程,这一路之上根本就没有遇上一丝的抵抗,但凡是大金治下的城池尽皆是望风而降。

一辆马车之上,楚毅正同卢俊义弈棋,一道身影出现在宽敞无比的马车之上,跪坐一旁。

落下一子,楚毅看了对方一眼道:“吕师囊,如今我军前锋身在何处?”

吕师囊作为随军参赞,连忙向着楚毅道:“回禀王爷,先锋大军以方杰、杨再兴为帅,此刻已经抵达大金上京会宁府百里之外。”

若是没有楚毅乱入的话,大金国柞百余年,国都却是几度迁徙,从最初的上京会宁府到中都北平再到南京开封,象征着大金从崛起到灭亡之路。

如今大金还没有从上京会宁府迁徙至幽州北平,自出关之后,大地之上便一下子显得荒凉了许多,往往数十里不见一村落,可见大金祖地之荒凉。

卢俊义微微一笑道“这一路上除了金人派出的探子之外,根本就没有一路兵马前来阻拦,甚至方杰、杨再兴他们都出现在会宁府百里之外,如今看来,金人真的是想要一战而定乾坤了。”

吕师囊眼中闪烁着精芒在一旁连连点头道:“卢副帅说的是,金人收拢各路兵马,齐聚于上京城,所打的主意便是要同我们在上京城一战而分胜负,属下建议大军即刻安营扎寨,好生歇息几日,再行出兵。”

不用说吕师囊所担心的正是大军劳师远征,而金人却是以逸待劳,到时候如果金人趁着大军疲惫不堪突然发起攻势的话,搞不好真的会冲垮大军的。

就是卢俊义也是神色一正向着楚毅道:“吕参赞所虑不无道理,金人只要不是傻子的话,必然会抓住这般的机会发起攻势的,所以末将也恳请殿下下令大军即刻安营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