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道檄文惊天下(第3/3页)

眼睛一亮,赵佶冲着蔡京点了点头道:“还是卿家老成谋国啊,那依卿家之见,朕当如何防备楚毅是好?”

蔡京微微沉吟了一番道:“我大宋在西北之地拥有精兵数十万之多,如今西夏不敌我大宋,上书称臣,边境已然平缓了许多,陛下何不下旨自西北之地调兵,就算是楚毅有什么不轨之心,也断然不是西北精兵的对手。”

大宋在西北之地的确是有一支百战之精兵,西北精兵乃是常年同西夏交战磨砺而出,实力绝非是那些被养在中原的禁军可比。

而大宋良将也大多集中在边镇之地,如种家、折家、呼延家等将门世家,其势力皆在边镇之地。

如果说是往常的话,蔡京提出征调边镇之地的精兵入京,肯定会有官员跳出来反对,毕竟边镇强兵悍将入京往往会引发许多的恶果,所以但凡是有可能,鲜少有官员会引边地之兵入京。

但是如今却是没有谁提出反对意见,一方面是因为一众官员并不认为征调边镇之兵马入京会有什么危害,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众官员心中清楚京中禁军已然不可用,想要防备楚毅,必须要从地方上征调兵马。

赵佶心中一动道:“蔡卿,朕即刻派人传旨,征调童贯率军入京如何?”

赵佶话音刚落下就听得蔡京大声道:“陛下不可啊!”

眼见蔡京如此之反应,赵佶不禁呆了一下,讶异的看着蔡京,只听得蔡京解释道:“陛下怎么忘了童贯同楚毅交好的事情了,万一蔡京同楚毅有什么勾结的话……”

赵佶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忌惮之色,不过口中却是道:“童贯对朕忠心耿耿,朕不信他会为楚毅所迷惑……”

蔡京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道:“陛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李纲一甩衣袖上前一步:“陛下,阉人不可信,臣保举一部人马,必可保我大宋。”

赵佶讶异的看了李纲一眼道:“卿家快说,究竟是何人?”

李纲捋着胡须看向殿中一人道:“种相公,种家军一向名动西北,威震天下,此番却是要请种家军入京了。”

一位眉发须白的老者只是坐在那里,看上去非常的普通,可是在李纲话音落下之后,老者微闭的双目猛然之间睁开,就像是一头猛虎一下子苏醒了过来一般,一股煞气一闪而逝,不是名动天下的种师道又是何人。

种师道作为种家之主,虽然说已经不再领军,可是种家军依然掌握在种家将的手中,而想要征调种家军入京,必然要由种师道这位种家之主点头方可,否则的话,就算是天子凭借旨意调来种家军,却未必能够随意指使啊。

赵佶对于种师道素来是礼遇有加,因为赵佶很清楚,他想要坐稳皇位,必然要有军中将领的支持。

尽管说大宋素来重文抑武,但是再怎么的压制武将,大宋所处的环境注定大宋不能够缺少武将,身为天子,若是没有武将的支持的话,怕是也难以坐稳皇位。

种师道正是大宋将门的代表,可以说只要得到种师道的支持,那么大宋将门便不会出什么乱子。

赵佶看向种师道道:“种相公,看来此番的确是要请相公出马了,是朕无能,要老相公这般年纪,又一次披挂上阵!”

种师道连忙起身向着赵佶一礼道:“陛下实在是折煞老臣了,陛下知遇之恩,臣定誓死以报!”

说话之间,种师道豁然起身,原本佝偻的身躯一下子变得挺拔起来,一股可怕的天人气息弥漫开来,就听得种师道沉声道:“本帅倒是要看看,有本帅在,他楚毅又能怎样。”

种师道的确是大宋的一根定海神针铁一般的存在,随着种师道开口,在场一众人心中便是莫名的一安,似乎有种师道在,天大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只能说种家的威名太盛,尤其是种师道统兵数十年,堪称名将,这等时刻,再没有谁比得上种师道这般的名将能够令人心安的了。

就在朝廷针对江南之变做出种种安排的时候,一道清君侧的檄文以江南为中心正在以极快的速度传遍大江南北,一时之间天下为之愕然。

要知道那檄文之中直接点名了数十名朝中奸臣,其中更是以当朝左相蔡京为首,简直就如同一道惊雷一般炸响。

更重要的是,檄文赫然提出除奸佞,迎立太子的口号,素来清君侧都是造反者的遮羞布,却是没有谁如这檄文一般,却是让不少人为之愕然,莫非是太子要造反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