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光明正大的栽赃(第3/3页)

“不可能,章家乃是名门,代代忠良,又怎么可能会出现谋反之人呢。”

“章相实在是冤枉啊,以章相对朝廷的忠心,任是谁都去谋反了,章相也不会谋反啊。”

“早知陛下不容章相,不曾想为了将章相逼出朝堂,陛下还有那楚毅竟然会污蔑章相谋反。”

一部分士子,尤其是投于章惇门下的一些士子闻知章惇被他天子下旨投入大狱之中的消息,一个个的群情激愤,竟然准备联名上书天子,为章惇喊冤。

不过这个时候韩忠彦站了出来,安抚了这些士子。

韩忠彦府上,几名章惇门下弟子此刻正一脸疑惑与愤怒的看着韩忠彦,其中一人气冲冲的道:“韩相,恩师与您乃是至交,您怎么能够坐视不管呢?”

韩忠彦抬起头来,淡淡的看了几人一眼道:“管?难道你们就没看出来这是陛下的意思吗?陛下对章兄不满已久,早晚都会有此一遭,至于说谋反罪名,那不过是天子为了逼迫章兄所立名目罢了。”

几名士子一愣,看着韩忠彦道:“依韩相之见,我们就什么都不做吗?”

韩忠彦郑重的道:“这个时候什么都不做却是比你们乱糟糟的乱来要强的多,如果说你们真的联名上书的话,对于章兄而言,你们的举动只会给章兄带来危机,丝毫不能够解决问题。”

看着几名士卒一副迷茫不解的呆滞模样,韩忠彦揉碎了解释道:“虽然说那谋反之名乃是栽赃,但是章兄执掌大权却是事实,如果说你们这些门人弟子一起联名上书,那岂不是会让天子对章兄生出什么想法来。到时候只怕栽赃的罪名也要变成真的了。”

皇宫之中,御书房内。

脸上洋溢着喜色的赵佶看着楚毅,无比满意的道:“好,楚毅你做的实在是太好而来,朕都没有想到竟然还能够给章惇安上一个谋反的罪名。”

说着赵佶摩拳擦掌道:“这次朕倒是要看看,章惇还如何留在这朝堂之上。”

御书房当中不止是楚毅,尚且还有蔡京、梁师成几人。

这会儿蔡京、梁师成几人看着楚毅,眼神深处带着浓浓的忌惮,这位可是一个胆大包天,不按常理出牌的主,连章惇都被其扣了一顶谋反的帽子,他们真不敢想象,还有什么事情是楚毅不敢做的。

楚毅倒是显得非常的平静而低调向着赵佶道:“臣不过是奉陛下之命,为陛下分忧罢了。”

赵佶这会儿对于楚毅实在是太满意了,沉吟道:“朕且问你,你此番立下功勋,要朕如何赏赐于你?”

楚毅摇头道:“陛下之赏赐,臣受之有愧,若是陛下坚持,那就允准臣子军中抽调一些人手进入东厂吧。”

赵佶看了楚毅一眼,心中越发的满意,点头道:“卿家欲抽调何人,只需要将名单报于朕便可。”

说着赵佶又道:“东厂编制不多,朕便允你扩编人手,嗯,且暂定为一营吧。”

楚毅眼睛一亮,要知道如今东厂不过是百余人罢了,这还是在井水务司的基础上改过来的,人数已经是被楚毅在规则允许范围之内安置到了最多。

如今赵佶一开口便给了一营五都的名额,要知道按照宋朝军伍编制,一都百人,五都便是一营,为五百人。

相比皇城司下属数千人马,东厂独立于皇城司之外,却是没有人马编制,这本身就是一个硬伤,也大大限制了东厂的扩张,眼下赵佶开口给了一营的编制,虽然说人马比不得皇城司,可是在楚毅看来,短期内有五百人的名额,却是足够他操纵的了。

想象一下,如果说楚毅能够将卢俊义、鲁达、武松、李俊、花荣、杨志这些人聚集于东厂麾下,纵然只有五百人,亦可抵千军万马。

一旁的梁师成、蔡京闻言不由的神色为之一变,他们想要开口阻止,但是张了张嘴,却是不知道该如何去阻止,实在是这会而赵佶正处在兴奋状态,他们这个时候开口阻止,非但达不成目的,搞不好还会惹得天子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