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他乡偶遇苏学士(第3/3页)

苏轼眼中闪过一道惊讶之色,显然是没想到楚毅这个时候竟然会如此的冷静,不过楚毅越是如此,苏轼越是欣赏。

捋着胡须,苏轼神色一正,看着楚毅道:“苏某甚爱小相公之才学,不忍见小相公一身才学埋没于此间,特命高俅将小相公请来,只为问小相公可愿前往大宋……”

楚毅不禁呆了一下,目光下意识的看向低眉顺眼的立在一旁,一身仆从模样的仆从,听苏轼的意思,这名仆从竟然是高俅。

如果说真的是那位高俅的话,倒也对的上,高俅曾为苏轼之书吏,允文允武,后来被苏轼推荐给了王洗,这才开始了高俅步步高升的帷幕。

楚毅的目光虽然说看似无意的扫过一旁的高俅,但是却瞒不过边上的苏轼。

如果说不是亲眼所见的话,说实话,楚毅真的想不到苏轼这位名动天下的大文士竟然会是一名修为高深莫测的武道强者。

哪怕是以楚毅的眼力,都无法看透苏轼的修为,当然这是苏轼收敛气息,隐藏修为的缘故,在外人眼中,苏轼就是一名不通武道的普通人,然而在楚毅眼中,虽看不透苏轼修为,但是楚毅却是可以肯定,苏轼一身修为绝对不差。

当然楚毅同样为苏轼的一番话而惊讶,苏轼之所以派高清请他前来,竟然是因为不忍其展露出来的才学埋没,欲让他前往大宋。

说实话,当今天下,无论是西夏还是大辽,又或者是吐蕃、大理各国,虽然说大宋相比这些国家并非是最强大的,但是这些国家却都受到大宋的影响。

可以说名动天下的文士、文豪皆是出自大宋,要说大宋乃是天下文人士子的圣地的话,料想不会有什么人反对。

再说了,大宋自开国之初便有刑不上大夫的说法,这就更使得文人士子在大宋的地位极度高涨,朝中重臣同官家作为论道,共治天下,简直就是文人之天堂。

苏轼冲着高俅道:“高俅,且将我那名帖取来一份交给小相公,他日小相公若是前来大宋,不妨持名帖前来寻苏某。”

等到楚毅回神过来,高俅已经将一份名帖取来,眼中带着几分羡慕之色将之交给楚毅。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苏轼对他没有什么恶意,甚至一切都是为了他考虑,楚毅虽然说有些发懵,但是也没忘了向苏轼道谢。

眼见楚毅离去,高俅带着几分羡慕道:“相公,这位朱公子似乎并不怎么愿意前往我们大宋啊。”

显然楚毅先前的反应看在高俅的眼中,莫说是高俅,就算是苏轼也是看的分明。

听到高俅这么说,苏轼微微一笑道:“不妨事,他有这般才华,终究一日会前往大宋的,也只有那里,他才能够寻到与其志同道合之辈,蛮夷之地,尽皆粗俗之辈,何人可与其为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