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封神榜上有名姓(第3/4页)

人无完人,或许这些人之中有人论及某一方面的话根本就不够资格名列其上,但是对方的能力却是非常之强,相比而言,用之责利大于害,就算是杨一清、王阳明等人也是颇为赞同。

不过这会儿韩坤捋着胡须,向着天子一礼沉声道:“陛下,臣对于这一份名单并没有什么异议,只是……”

单单是这么一份名单足足花费了朱厚照大半年的时间才算是勉强列了出来,这期间可以说是增增渐渐,对于上面的每一个名字,朱厚照那都是思量许久才将之列上的。

至少朱厚照自问这一份名单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这会儿韩坤开口倒是让朱厚照露出几分惊讶道:“哦,爱卿有什么意见尽管道来便是。”

韩坤缓缓道:“陛下,臣以为,祭天之时,陛下却是不该忘记那些为国征战之将士,如程向武部、俞大猷部、徐天佐部、孙秋部……这些在海外征伐,为国开疆拓土的将士却是不该做那无名之辈,陛下当祷告上苍,以示嘉奖……”

“哈哈哈哈……”

朱厚照微微一愣,反应过来之后便是一阵大笑,只看其脸上所流露出来的那种欢喜之色便可看出朱厚照这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笑过之后,朱厚照神色一正,目光之中带着几分郑重之色,缓缓起身向着韩坤点了点头道:“卿家言之有理,若非是卿家提醒的话,朕险些忘了这些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啊。”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场大战的胜利,大家总是会下意识的将功劳归功于那些统兵的将帅,可是也不想一想,真正上阵杀敌,拼却性命的却是那默默无闻的诸多将士。

没有这些骁勇善战之将士,就算是兵圣复生,诸葛在世,难道凭其一人也想要取得一场大战的胜利吗?

不只是朱厚照对韩坤的提醒大为赞赏,便是王阳明、杨一清几人听了也是眼睛一亮。

作为兵部尚书的王阳明心中轻叹一声,他作为兵部尚书,却也没有想到这些,反倒是韩坤想到了,这让王阳明很是惭愧,感觉自己真的是有些愧为兵部尚书。

就见朱厚照拿起御笔,一旁的王政慢慢的为天子研墨,稍作沉吟,朱厚照执笔缓缓的在那绢帛之上的空白处添加上了几支队伍的名字。

如腾襄四卫营,大明第一舰队,大明远征军等几支军队的名字豁然列于其上。

接下来王阳明、杨一清几人皆是开头帮天子查漏补缺,完善这一份名单。

但凡是建议合理,朱厚照却是虚心采纳,渐渐的整个名单变得丰满起来。

等到这一份名单加无可加的时候,王阳明却是缓缓开口道“陛下却是还有所遗漏啊。”

自认为已经将该添加山去的都加了上去的朱厚照不禁露出疑惑之色,带着几分不解看着王阳明。

就听得王阳明道:“陛下却是忘了东厂、锦衣卫、西厂啊!”

朱厚照微微一愣,恍然反应过来,叹了口气道:“安国公提醒的是,是朕疏忽了,东厂、锦衣卫、西厂于社稷有功,朕不该忘记的。”

圣天子在位,原本凶神恶煞一般的东厂、锦衣卫、西厂行事自然是规规矩矩,从来不敢有什么逾越,更是不敢胡作非为。

毕竟先有楚毅威慑,加之天子圣明,不管是东厂、锦衣卫还是西厂谁敢肆意妄为。

尽管在那些犯官的眼中依然是凶神恶煞一般,但是对于那些身正不怕影子斜的人来说,东厂、锦衣卫再如何的凶恶,却也影响不到他们分毫。

在这封神榜单之上却是没有东厂、锦衣卫、西厂的名讳,很明显这是朱厚照下意识的疏忽了,但是眼下王阳明提醒了朱厚照,朱厚照毫不迟疑的将东厂、锦衣卫、西厂写上了名册。

能够上这一份名单,杨一清、王阳明等人皆是没有什么意见,毕竟如今锦衣卫、东厂、西厂所行之事皆是与国有利,他们也寻不出什么反对的理由。

一直等到天色傍晚时分,单单是整理这么一份名册出来便耗去了这么久的时间,在天子设宴招待了几人之后,王阳明、杨一清几人这才出而来皇宫。

一日之辰时当在早上七点至九点,钦天监选定这一段时间为一日之最佳时段。

早早的,天色尚且没有放亮,整个京师便如同沉睡之中的巨兽缓缓苏醒了过来一般。

长长的街道之上,一队队的排列整齐的兵马列于道路两旁,而在道路两旁则是聚集了不少京城当中的百姓。

大朝会之后,随着百官之口,天子要于辰时出城于那通天大祭坛祭天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京师。

京师百姓破百万之多,就算是十人之中有一人赶来看热闹那也是不下十万的百姓,更何况京城百姓其他不说,至少看热闹起来那是非常之积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