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叛徒一样有用(第2/3页)

摄津国却是首当其冲,直面大明之兵锋,当消息传来,国内却是一片混乱,却是这一时期,摄津国正处于细川氏、三好氏两家权势争夺的时期,本身作为摄津国守护的细川氏却在应仁之乱后权势渐渐流失,为三好氏所夺,若是没有什么变故的话,十几二十年之后,摄津国之权势将会彻底落入三好氏之手。

然而恰好这个时候,楚毅率大军杀入东瀛,逼近近畿之地,原本为了摄津国权势而争的不可开交的两家在面临大明这一大敌的时候果断的选择了合作。

摄津西山,一座古朴的庙宇之中,檀香弥漫,梵音渺渺,赫然是在摄津乃至近畿诸国当中有着极高影响力的本愿寺。

本愿寺家在近畿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甚至鼎盛时期能够影响一国之走向,这一点在摄津国最为明显。

本愿寺便建造与摄津西山,如果说摄津国有什么地方能够让细川氏、三好氏两家放下戒心坐下来和谈的话,那么非本愿寺这以圣地莫属。

当代本愿寺法主证如上人看着坐在他面前的两人,细川氏细川澄元,三好氏三好元长,可以说在座的三人代表了摄津国当下三大势力,本愿寺,三好氏、细川氏。

整个摄津国全然在三家掌控当中,面对大明之锋芒,最为着急的不必说自然就是三家了。

相比较本愿寺的势力遍布近畿十国来说,真正感受到了威胁的反倒是三好氏、细川氏,这两家才是真的扎根于摄津国,一旦摄津国出了什么问题,那么两家必然会随着摄津国覆灭而走向衰落或者灭亡。

法主正如双手合十,神色平静的看着细川澄元、三好元长缓缓道:“两位,今日两位在此相聚所为何事,贫僧不说两位心中也都有数。”

细川澄元深吸一口气,看了三好元长一眼,眼中禁不住流露出几分不甘的神色,如果说真的有其他的选择的话,细川澄元绝对不会愿意同三好元长同室而坐,他们细川氏传承数代,可以说是摄津国一直以来的掌控者,现在却是面对三好氏的夺权。

本身三好氏就是细川氏家臣出身,现在强盛起来,竟然有反噬主家的意思,细川澄元看着三好元长,心情能好了的话那才是怪事呢。

三好元长的心情同样也不怎么好,若是没有什么变故的话,要不了多少年整个摄津国都可能会落入他们三好氏之手,现在倒好,竟然要同死对头坐在一起。

无论是三好元长还是细川澄元那都不是傻子,消息传开,出云国、安艺国、石见国等各个国家覆灭的消息带给了他们极大的压力。

细川澄元咬牙道:“三好元长,我细川氏并不是怕了你们三好氏,此番能够在本愿寺见你,那是为了共同抵挡大明之侵袭,一旦打退了大明之兵马,我细川氏绝对不会放过你们三好氏。”

三好元长闻言不由的冷笑一声道:“这也正是我想要同你所说的。”

证如上人丝毫没有插言,只是神色平静的看着三好元长还有细川澄元在那里斗嘴,只要两者没有厮杀起来,那么就没有什么问题。他也相信两家在有了外敌的情况下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半天时间过去,三好元长、细川澄元二人离开了本愿寺,只看两人神色,显然是达成了一致的协议。

生死关头,暂时谈和的三好氏、细川氏同时调集人马,如果说两方人马先前一直处在对峙或者明争暗斗的状态的话,那么这会儿两方人马却是主动脱离了对峙与纠缠向着摄津国北方而去。

两大家族竟然动员了差不多上万之多的人马,试图将直奔京都而来的大明兵马给拦下。

就在整个摄津国做出了防御的姿态的同时,周边其他注入河内、山城等国也都注意着摄津国的风吹草动。

虽然说摄津国实力在周边各国当中不是最强的,但这也是近畿十国首次同楚毅所部兵马对上,所以不少国家都在默默的观望,试图通过摄津国同大明兵马之间的交战来判断大明的战力如何。

就在摄津国几乎动员起来,时刻准备着防备大明侵入摄津国的同时,原本距离摄津国差不多有数十里处,先锋大军竟然戛然而止。

大明兵马先锋差不多有两千余人就那么的在摄津国之外驻扎了下来,一副安营扎寨的模样。

此番随同楚毅征伐东瀛的将领差不多每一个都获得过先锋之职,都有着灭国之功绩。

这一次的先锋同样是一员将领,换做常奎,据说其祖上乃是常遇春,当然对于这一点,却是没有几个人相信。

不过常奎祖上到底同常遇春这一员猛将有没有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常奎的确是一名将才。

能够被楚毅点做先锋之职,至少都是胆大心细,颇有几分统帅之才的将领,否则的话也不可能会比楚毅所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