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苗老爷心里苦!(第2/3页)

其实在程向武、韩坤说出只派骑兵出城的时候,他们原本的反对念头便已经弱了许多。

就如韩坤所说的那般,就算是派出骑兵出城,也不会影响到北京城的防守,最差的结果无非就是损失万余骑兵罢了。

以大明的国力而言,万余骑兵若是真的损失了的话,的确是非常的肉痛,但是还不至于危及国本,况且这直接关系到楚毅的谋划是否能够顺利。

对于楚毅谋划一口吞掉巴尔斯博罗特这一部鞑靼大军,说实话焦芳等人心中是非常的赞同的。

只要能够吞掉巴尔斯博罗特这一部鞑靼大军,十万鞑靼大军覆灭,对于鞑靼人来说那绝对是伤筋动骨,怕是数十年都未必能够恢复元气。

一个是万余骑兵,一个是数万鞑靼大军,风险肯定是要承受的,毕竟想要获得更大的收获就必须要冒险。

焦芳等几名阁老对视一眼,只听得焦芳向着天子道“陛下,如果说只派骑兵的话,臣等没有什么意见!但是程将军必须要保证,不到万不得已,万万不可同鞑靼人硬拼!”

朱厚照见焦芳等人点头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目光一凝看向程向武道:“程将军,既然如此,那么朕便允你率领一万骑兵出城,寻机牵制鞑靼人大军,务必要给大伴争取足够的时间,朕此番要将巴尔斯博罗特一部鞑靼大军留在这中原大地之上。”

程向武上前一步,一脸喜色拜下道:“末将领命,定不负陛下所望。”

却说楚毅,率领足足五万大军,直接饶过了北京城,直奔着山西而去。

不得不说鞑靼人太过自信了,虽然说在北京城四周洒出了一部分哨探,但是这些哨探也就是围绕着北京城一二十里方圆罢了,至于说更远处根本就没有关注。

虽然说楚毅他们人马众多,足足数万之众,动静一点都不小,可是从北京城到天津,两地之间距离也不算近了,鞑靼人却是一点都没有察觉。

但凡是鞑靼人先一步拿下天津城,就算是阻挡不住楚毅大军登陆,至少也能够提前得到消息。

可是眼下,鞑靼人根本就不知道大明一方,一支数万人的精锐大军正奔着太原镇而去。

如果说鞑靼人知晓的话,必然不敢掉以轻心,就算是在怎么的张狂自信,他们也绝对不可能坐视后路被数万大军给堵上。

自天津到太原,路途可是一点都不进,几乎千里之遥,亏得楚毅早早的做了安排,有所准备,即便是如此,从天津抵达太原也至少要二十余日。

若非如此的话,楚毅也不可能会让天子配合他尽可能的将鞑靼人给拖住。

鞑靼人在北京城下如果说攻城不顺利的话,一旦选择退军,那么凭借着骑兵的速度,最多也就是十几日便能够抵达太原镇。

而楚毅手下则是一群的步兵士卒,行军速度方面根本就比不得鞑靼骑兵。

这可是至少十日以上的差距,所以说如果鞑靼人不在北京城下耽搁一二十天的话,怕是等到楚毅率领大军抵达太原之时,鞑靼人都已经出了太原,回返草原去了。

大军行军,烟尘滚滚,从空中望去的话就如同一条长龙盘卧在大地之上。

一辆马车在大军之中缓缓前行,车中正是楚毅。

一通快马急奔而来,就见林平之接过一封信函向着楚毅道:“大总管,京城来信!”

楚毅接过信函打开来一看,嘴角微微一翘,这信函不用说自然是朱厚照亲笔手书于他,将京城眼下的情形一一细说,最后期冀着楚毅能够关门打狗,大破鞑靼大军,介时朱厚照将亲自出城迎接其回京。

只看那信函,楚毅甚至能够想象得出朱厚照在写这一封信函的时候,心情是何等的兴奋。

将信函放下,楚毅向着马车之外随行的林平之道:“平之,距离太原城还有多久的路程?”

林平之向着楚毅道:“回禀大总管,差不多还有十日左右的路程吧!”

楚毅沉吟一番道:“传令给徐天佐、孙秋几位将军,让他们督促大军行军,务必要在十日之内抵达太原城。”

太原镇

作为军事重镇,同样也是山西一座极其重要的大城,太原镇比邻大同镇,两者皆为九边重镇之一。

太原镇失陷为鞑靼所攻破,城中苗家作为迎鞑靼人入城的大功臣,自然是为鞑靼人所看重。

巴尔斯博罗特率军直奔北京城而去,却是将太原镇中的大小事务交给了苗远这位大功臣来打理。

至于说驻扎在太原镇当中的五千鞑靼大军却是由万夫长胡里木统领,胡里木乃是一莽夫,指望他攻城略地可以,可是指望其治理一城却是千难万难。

苗氏一族作为鞑靼人入城最大的功臣,再加上同样投靠了鞑靼人的几家太原镇的家族,倒也勉强能够维持太原镇的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