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影响力(第3/4页)

从公到伯,这特么是封爵直接跳说了吧。

心中直呼好家伙。

“什么邢国公!”

茶客急得将手中铜钱劈脸掷在思莫尔身上,骂道:“我本来以为你是个伶俐人,怎地如此消遣人,老子说的乃是小苏总管!”

“小苏总管?”

“就是开国伯苏大为!”

轰隆!

耳旁仿佛一记惊雷。

思莫尔欢喜得整个人都傻掉了。

连面前的茶客口沫横飞的叱骂,都听不见了。

……

“阿爷!”

一个中年人疾步走入房中。

房内昏暗,有一种浓深的草药味。

中年人的眉头皱了一下:“阿爷,怎么不开窗?这草药味忒刺鼻了。”

一边说,一边走到窗边,推开窗。

外面的阳光如一道光瀑般投入房里。

一时明亮。

他回头看向屋里,看到侍奉阿爷的家中婢女恭敬的站在一旁行礼,床上正卧着一位须发花白的老人。

在老人床边,还有婢女正认真的煎着草药。

屋内那古怪难闻的药味,便是炉上的药罐发出的。

“阿爷,你今天觉得身子好些了吗?”

中年人几步走上去,向两旁的婢女挥手道:“这里没你们的事了,下去吧。”

“是。”

婢女们行礼退下。

萧归伸手握起床上老人的手:“阿爷。”

床上半闭着眼睛,仿佛在入睡的萧嗣业张开了眼睛。

虽然因为年纪大了,不似年轻人那般清澈。

但他的双眼,却依然十分精神,看着并不像是生病之人。

“何事?”

“阿爷,外面有契必何力投的拜帖,他想见你?”

“契必何力?他来做甚。”

“他说来探望阿爷,还有些事想请教。”

“就说我身体沉重,暂不见客。”

萧嗣业道。

“不见?”

萧归有些不甘的问:“前几天的阿史那将军您也说……”

“以后这一类事,就不要禀报我了,统统回了吧。”

萧嗣业叹了口气。

他的曾祖便是南朝梁明帝萧岿,隋炀帝的皇后萧美娘则是萧嗣业的姑奶奶。

自幼便跟随在隋炀帝和萧皇后身边。

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害,萧嗣业跟随姑奶奶萧皇后和隋炀帝的孙子杨政道一同四处流浪,最后前往突厥投奔处罗可汗和义成公主。

最终在贞观九年从突厥回国,因为长期在突厥生活,深知突厥风土人情,被太宗李世民任命他为鸿胪卿,兼领单于都护府长史。

贞观二十年,萧嗣业招降了叛逃的薛延陀部落首领咄摩支。

显庆二年,萧嗣业跟随伊丽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攻灭西突厥,在可汗阿史那贺鲁溃逃的时候,苏定方曾命令身为副将的萧嗣业与苏大为一起,带兵追击阿史那贺鲁。

“阿爷,我不明白,太宗和陛下,因为阿爷熟知突厥情事,所以将突厥的事都交给阿爷来料理,这是何等的信任,为何阿爷现在连这些突厥将领都不肯见了?”

“此一时彼一时。”

萧嗣业缓缓道:“我出身兰陵萧氏,如今武后当权,与各世家门阀矛盾激化,我的出身本就敏感,若此时再见胡人将领……”

摇了摇头:“你按我的吩咐去做就是了,不必多问。”

“喏!”

萧归心中凛然。

听到阿爷如此说,才意识到眼前的局势竟然如此凶险。

以致于战功赫赫的阿爷都要通过装病来避祸。

“对了阿爷。”

正要出去,忽然想起一事,低声道:“阿爷可知今日朝会上发生了什么?”

“不知,也不想知道。”

萧嗣业挥了挥手,示意萧归出去。

后者只后无奈的行礼,一步一退的向外走去:“是关于开国伯的事,我还以为阿爷你有兴趣……”

“开国伯?”

萧嗣业眼神微动:“哪个开国伯?”

“还有哪个开国伯?便是昨日回长安的苏大为,圣上封他为开国伯,结果今日早朝在含元殿上,又发生了好多事。”

“你等等。”

原本躺在床上好似要睡觉的萧嗣业一下坐直身体,向萧归喊道:“你回来,和我说说是怎么回事。”

不是您老让我出去的吗?

怎么一提起苏大为的事,您老就不困了怎地。

萧归有点懵,但还是依言回来。

将上午听说含元殿发生的事,一一道来。

萧嗣业的眼睛随着萧归的声音,时而张大,时而微眯,时而疑惑,时而爆发精芒。

待萧归将苏大为含元殿上发生的事说完,萧嗣业久久不语。

“阿爷,阿爷?”

“你把苏大为在殿上念的那首诗,再吟一遍我听。”

“送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