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燕京风起(第3/4页)

郑凡特意留意了,老田没流泪,也没闭着眼,去缅怀;

他似乎只是回来看看,看看自己的阿姊。

杜鹃的死,其谜团,还没完全解开;

但除了杜鹃,还有一个人的死,也是一样,那就是皇后的薨逝。

小六子的来信中说过,那一晚,如果不是皇后薨逝导致太子的大婚遥遥无期,甚至导致太子和郡主因为“八字不合”的说法几乎不可能再在一起;

那一晚,

他姬老六就得先一步去地下踏青了。

虽然,姬老六对这件事没明说,但可以想见,这件事,必然也是有问题的。

因为姬老六那晚在面对七叔时,要求七叔等到天快亮时再对自己出剑。

他,

在等什么?

郑侯爷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地吐出来。

今日,他感觉自己是在见证真正的历史,试想一下,他这个身临其境的人,面对这个帝国最为核心圈子里的三人,依旧像是笼罩着一层层迷雾;

后世那些看个史书就觉得自己洞悉一切的人,到底得多么可笑。

其实,也没坐多久,田无镜起身。

郑凡继续跟着。

二人出了凤正宫,

甚至,

出了皇宫。

带来的兵马,安顿在了城外大营,但亲卫还是都进来了的,宫门口,两家的亲卫都候着,两头貔貅也都在那里匍匐着。

田无镜上了貔貅,郑凡也坐上自己那头。

忽然间,

田无镜看向郑凡,

道:

“带路吧,本王,不认得路。”

“去哪里,王爷?”

“我田家的坟茔。”

“……”郑凡。

那一夜,靖南王自灭满门;

随后,

被要求留下来收拾尸首的,是他郑凡。

自此之后,四年多的时间里,田无镜未曾回京,也就未曾去看过自家的坟茔。

寻人问路,家冢何处;

“王爷随我来。”

田家本来是有祖坟的,但很显然,那一夜后,想要将死去的族人都安葬进祖坟内,显然不可能。

安葬地点,在距离田家本宅不远处的一座小山下。

让郑凡意外的是,

靖南王并未进入其中,而是隔着老远扫了一眼坟冢的位置后就停了下来。

然后,

胯下貔貅转向,要回了。

来了,

没去看看,

像是仅仅过来,

认个路。

郑侯爷就跟着靖南王往回,没再入京,而是奔着城外大营的位置。

进大营前,

田无镜看向郑凡,

问道:

“你要进京么?”

郑凡摇摇头,道:“王爷在哪里,我也就在哪里。”

随后,

郑凡陪着靖南王归营。

二人一起进入帅帐后,亲兵上前,帮二人卸甲。

“饿了没有?”

田无镜问道。

郑凡点点头,道:“饿了。”

“那就吃饭。”

亲兵应诺,下去准备饭食。

很快,

一桌精致的饭食被送了进来。

毕竟就在京城外,再者城内早就送来犒赏军士的酒肉,吃好点,很正常。

且不光是帅帐里如此,今日王爷下令,解酒禁,士卒也可饮酒。

郑凡拿起筷子,

正准备下箸,

却发现老田拿起酒壶,给郑凡倒酒。

郑侯爷马上放下筷子,端起酒杯;

倒好后,

老田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郑侯爷起身,准备和老田碰杯。

老田拿起酒杯,

郑侯爷杯边碰了一下老田的杯底,

随后,

一饮而尽。

老田也一饮而尽。

郑侯爷再度起身,主动拿起酒壶,给双方都满上。

然后,

坐下,

拿起筷子,

正准备夹菜时,

却看见老田拿起筷子后,

将两根筷子,

插进了面前的饭碗里。

郑侯爷僵了一下,

没夹菜,而是将自己的筷子横放在碗口边。

田无镜伸手指了指郑凡的碗筷,

道:

“你吃。”

“是,王爷。”

郑凡拿起碗筷,没犹豫,开始风卷残云般地吃了起来。

他吃了很多,吃得很撑,

但终于,

把小桌上绝大部分的饭食,都吃掉了,

最后,

甚至还将那碗插着筷子的米饭拿过来,也吃了下去。

这下子,

是真的吃得肚皮涨得受不了。

老田没胃口,

但老田的习惯,是不会让自己出现任何虚弱和悲伤的情绪;

比如,

这一桌的饭食,

剩下得多了,

就是示弱了。

“来人。”郑凡喊道。

亲卫进来,将小桌撤了下去。

田无镜看着撑得有些难受的郑凡,摇摇头,道;“可以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