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切,尽在掌握!(第4/6页)

孙瑛是跟眼前亲信说的,其实也是对自己说的。

如果再给他一年的时间,他有信心将南北两大营的主将都拉拢过来,到时候一旦举事,南北两大营一万多兵马可以直接入颖都。

不像是现在,钱参将是南大营三名参将之一,手下只有不到三千兵马可以听命调动。

如果时间充足,他也能安插更多的手下,安插更多的义士去颖都内外任职,到时候颖都一定,成国内响应者绝对不会少,再加上西晋的一些暗处势力一齐鼓噪起来,复国和驱逐燕人,都大有希望!

但偏偏,

今日的他,

却被那位平野伯近乎逼到了悬崖边上。

他真的希望,希望燕人,不会冲入他的府邸,希望这一切,都只是虚惊一场。

回过头,

孙瑛看向了厅堂位置,

父亲,已经知道自己这一年来在背地里做什么了,父亲却没有明说,这意味着,父亲其实是支持自己的。

大成国,也是父亲心中的梦啊。

……

一队领了条子的靖南军甲士撞开了孙瑛宅子的大门,宅子其实挺大的,但想要藏匿下一百多号人,显然不现实。

早有准备的晋地义士们以弓弩开筹,随即冲杀了上去,一时间,这支前来拿人的靖南军队伍猝不及防之下,遭受了不小的伤亡。

但宅子内的空间范围就这么大,领头的校尉并未选择后撤出去,而是下令就地组织阵形,同时派人回去禀报。

靖南军这种精锐,哪怕没有战马,他们下马步战,也是一等一的悍卒。

就地结阵后,虽然人数不占优势,但那群义士的进攻,却因为没有章法而无法将这支入宅的燕军给击溃,反而被这支燕军给咬住,双方陷入了一种胶着。

与此同时,伴随着孙瑛宅邸的暴露,起事开始的讯息,也马上通过各种外围渠道散播了出去,一时间,颖都城内,喊杀声此起彼伏。

……

在得知平野伯引兵入城,且霸占了自己的太守府后,毛明才并没有气急败坏,也没有急哄哄地带着人去自己的官府,而是来到了巡城司衙门里坐着。

因为他清楚,事情,到了眼下,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

平野伯都已经调兵了,

他毛明才能怎么办?

直接起正面冲突么?

直接派人持自己的太守印去城外其他大营调兵然后和平野伯大战一场?

他虽然是文官,但至少当过兵部尚书,对军中之事还是有所了解的,也明白平野伯在大燕军中的威望。

靖南军,他平野伯调动了。

如果自己再去调动西门大营的燕军进城,那支燕军虽然数目比靖南军多,但毛明才不认为他们会听从于自己而去向靖南军挥刀向平野伯挥刀。

最大可能是,

自己调动过来的西门大营的燕军,在看见靖南军和平野伯后,

他们会一刀把自己给砍了,然后和平野伯合流。

若是西门大营不能调兵,那就只能调动南北大营的晋兵了。

但他毛明才身为颖都太守,身为一个燕人,

调动晋兵入城和指挥着燕军的大燕平野伯火拼,

直娘贼,

这到底算是怎么一回事儿?

到底是他平野伯在胡作非为,还是他毛明才在这里打着晋人的名义造反!

试想一下这个场面若是出现,

毛明才觉得如果自己现在在燕京的朝堂上得知了这一消息,

估计也会认为是自己在造反吧!

所以,

骂又骂不过,

那平野伯打仗是一把好手,

与人交往针锋相对时,也是忽冷忽热性情起伏不定,真的让人难以招架;

打,

打不过不提,

关键还打不得!

人家在杀人了,

人家在挨个抄家了,

人家占了自己的官邸了,

直娘贼,

他郑凡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老子不管了!

他平野伯若是够胆,真要行那不义之事,大不了就先将自己脑袋给砍了去!

他若是不造反,反正他也得去京城面圣,就交给圣上去裁决吧。

毛太守想通了,

想通后也就豁达了。

其实,

他打心眼儿里,也是不信平野伯会造反的。

靖南侯在奉新坐镇,靖南军主力也在靖南侯身边,如果靖南侯忽然要反,那晋地直接完犊子。

靖南侯不反,他平野伯怎么敢反?

还有,作为大燕这两年最为当红最炙手可热前途无量的勋贵,一边得靖南侯重用一边得陛下赏识,

同时,还和现在如日中天将太子完全压制的六皇子是一路人;

怎么想,

他郑凡都没有造反的理由啊?

总不能是因为去楚国将大楚公主抢回来后,被公主吹了吹枕旁风,结果忽然想不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