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第3/4页)

这是一款除了活下去之外没有任何既定规则的游戏,在这种没有秩序存在的混乱小行星带,有得是寻求刺激又一掷千金的人,这些人通过暗网观看、下注和打赏,游戏的幕后庄家的资产早已经不可估量。

——或者说,这个因果顺序原本就该反过来。

正是为了这场游戏,才会不断有暗中的人口交易、奴隶买卖,才会把人送进实验室接受生物电刺激,以催发这种变异的出现。

“可这不是玩火自焚吗?”系统想不通,“电影里都是这样的。”

系统和海豚号一起看了不少电影,很熟悉这种情节:“实验室任意改造人类,最后变异出一个超级厉害的主角,毁掉了整个邪恶实验室……”

俞堂摇了摇头:“在这里不会。”

系统不解:“为什么?”

俞堂:“因为这个星际里,有人和虫族的操纵者做了交易。”

系统愣了下。

俞堂已经理顺了整件事:“这本书里被隐藏的剧情,补全了我们目前逻辑的最后一环。”

在他离开上一本书前,蒲影也曾经问过他这个问题。

——如果在这个星际里,早有联盟高层把星际交易给虫族的操纵者,交换的利益又究竟是什么?

如果说只是为了扩张势力、占领新星际,固然也说得通。

但如果只是为了这种目的,其实根本用不着这样大费周章。

俞堂:“首先,让我们给虫族的操纵者起个名字,就叫它终端机。”

系统:“……”

终端机现在被关了禁闭,不能再来监视下级世界,俞堂放心得很:“展学长说过,他曾经看过一份名单,叫‘卡牌库’。”

商城里的技能卡和天赋卡,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被编写出来的。

更多的卡牌,来源于曾经活生生存在过的人——这些人被彻底摧毁存在本身,被回收数据,被抹杀掉一切多余信息,只留下最有价值的天赋和技能。

但归根结底,哪怕把范围扩大到一整个星际,这种能够作为卡牌的目标也毕竟太少了。

少到不如和人类做交易,少到不如设立一场大逃杀游戏,让人类亲手制造拥有强悍能力的变异者,让人类亲手把这些变异者们送进游戏里。

所以这些实验品的定义,才必须是“商品”。

既然是商品,就一定有归属,只要有归属,就能通过监察程序的逻辑体系,通过商城进行兑换。

这场大逃杀游戏,就是一个人为制造出来的卡池。

不论制造出多强悍的异能者,都无法挣脱来自高维世界的监视和操控,这是来自位面的绝对控制,是早被定好的命运。

这场游戏里,每一个异能者,都是一张等待被兑换的准技能卡牌。

“总会有办法。”

俞堂不急着继续考虑这件事,翻了两页主角小传:“……总之,钟散通过父母留下的资料,终于了解了所谓研究所和大逃杀游戏的真相。”

从这天起,钟散开始向这个肆意操控人命运的恶魔复仇。

系统都已经准备好了对付第四个坏蛋,听到这里愣了愣:“钟散是好人吗?”

俞堂没有立刻回答。

他想了想,才给出了一个判定:“曾经是。”

在最开始的故事里,钟散和庄域一样,都是被阴谋夺去了身边的一切的人。

钟散选择了复仇,他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他用了很多手段,终于收购了那家恶贯满盈的私人科技公司,亲手替父母和封青复了仇。

可他走得太深了。

他的最后一个复仇目标,是这个游戏的幕后主使者。要接近幕后主使者,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参与这个游戏。

只有参与并赢得这个游戏,才能完成整个复仇计划。

……这是个屠龙之人终成恶龙的故事。

屠龙者为了屠杀恶龙,用尽手段潜入深渊,却没有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恶龙的形貌。

钟散为了复仇,恢复了那间研究所的运转。

他在各处购买作为商品的奴隶,购买意外突变的异能者,把他们的身体状况调整到最好的状态,在他们身上下注,把他们投入游戏。

这些异能者里,他最寄予厚望的是13号。

13号的异能是“重组”。

这种重组是粒子级别的,不限对象,不限场合,甚至不限生命体与否——13号甚至可以重组自己。

在大逃杀游戏里,这简直是BUG级别的能力。

唯一的缺陷,是这种重组具有不确定性,而且每次重新组合后,都会有一小部分粒子流失。

钟散没有在意这种无足轻重的小事。

为了让13号彻底调整好状态,心甘情愿地进入游戏,钟散甚至半真半假地和他逢场作戏,谈了几天的感情。

不得不承认,13号身上有很多地方都和封青很相似,有几次,钟散甚至忍不住生出是封青回来了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