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月兔号空间站(第2/3页)

能源方面,核聚变就是黑光科技和四大洲区联手完成的,五方势力每个手中都有自己擅长的核能技术,中洲区擅长的是核聚变发电技术,核电站发电功率远超他国;

而北美洲区擅长的则是核动力引擎技术,无论是飞机还是船只,都有独具一格的优势;

其它的北海洲区和欧洲区,也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

而黑光科技,则是几乎所有方面全都擅长,每一领域,都可以和四大洲区最擅长的领域相抗衡……

工业和航天领域更不用说,当年那些工业技术和航天方面的技术,还是陈晨主动拿出来,才将四大洲区收拢在一起成立黑光基金会的。

特别是军工领域,黑光科技出品的XTN机器人和电磁武器远销海外,碾压了地球联邦一个次时代,甚至有了“黑光出品,必属精品”的传言。

世界上大部分洲区和国家,都有着黑光科技的分公司存在,这也导致黑光科技的市值根本无法估算,对于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来说,它已经深深扎根进社会的最深层,就算是各大洲区的官方也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一旦动手,引发的绝不仅仅是社会和经济层面的危机,而是有很大概率会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对于这种来自媒体的污蔑,陈晨却并没有在意,类似的事情每隔几个月就会发生一次,这是一种试探,同时也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陈晨知道,地球联邦是想让自己妥协,牺牲自己奉献人类,不过陈晨也不是白痴,只当那群政客是在放屁。

此时,他正看着航天部发来的新型飞船设计图纸。

这艘新型飞船整体呈长梭形,前半部分就好像一颗钻头,最尖端甚至还安着一座三角形的撞角,而后方就好像一座小型城市,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无数的设备。

这种新型飞船便是为了横渡亚空间而准备的,陈晨朝着图纸上看去,只见这种飞船的长度竟然达到惊人的五百米左右,要知道,就算是航空母舰的长度也才三百多米,一次可以运载三千至五千人。

与其说是一艘飞船,倒不如说是一座太空要塞。

“体积越大,装甲越厚,对于亚空间航行越有好处。”

小X解释道,“体积足够巨大的话,可以解决很多麻烦,比如亚空间气流形成的旋涡,还有肖口中的那些诡异黑色藤蔓,当初勇气突进号之所以被缠住,就是因为体积太小的原因,只要体积够大,再在船头处安上以高偏移装甲为主要成分的撞角,就可以度过很多难关了。”

“除此之外,现实稳定锚也是一个必备设施,现实稳定锚可以抑制亚空间气流,形成一道保护罩,当初肖就是有了现实稳定锚之后才被救下一条小命。”

“最后,就是亚空间导航员了,从上次航行的实验来看,肖可以感知到亚空间内几十万公里外的危险,这种导航员可以说是亚空间航行时必不可少的存在……”

听着小X的解释,陈晨轻轻点着桌子,陷入了沉思之中。

良久,陈晨抬起头,回答道,“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体积方面我们还是要改。”

“啊?”

小X顿时苦着脸,“可是我认为这种程度才是亚空间航行的基本配置啊,如果飞船缩小的话,恐怕……”

“你理解错了。”

陈晨打断了小X的话语,轻笑道,“我可没有说要减小飞船的体积,恰恰相反,我认为应该增大飞船的体积。”

“什么?”

小X更加错愕,“您的意思是,飞船还要继续加大?”

“当然。”

陈晨点头,“对于亚空间,我们已经初步了解,接下来要做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加长航线,我们不仅仅是准备在太阳系内活动,如果将银河系比作一片海洋,那么太阳系也不过是海洋中的一片微不足道的孤岛罢了,在未来我们人类必然需要向着更远方移民,既然如此,飞船自然也需要继续加大,这样才有足够的空间令飞船内的人类进行活动。”

“那您认为下一艘飞船应该制造多大?”

小X这才有些兴奋的问道。

“第一艘实验飞船,也不必制造太大,就先造个一公里长吧。”

陈晨拍板道,“飞船内至少要有微型的生态系统,比如运动场和公园,还要有小型加工厂和仓库存在,不然飞船如果在半路出现故障,也不至于坐以待毙。”

小X恍然,实际上陈晨还没有说出的是,大部分乘客在平时应该都是处于休眠之中,在睡梦中跨过几个月乃至几年时间,等到抵达目的地时才会苏醒,可是太空航行难免有着各种意外,万一飞船在半路抛锚或者出现别的故障无法在短时间内抵达目的地,那么这些设施就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