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是人是鬼都在秀,只有妃暄在挨揍(第2/3页)

会不会违逆他隐修之士不喜虚名的本意,反而触怒了他?

师妃暄一琢磨,感觉了空禅师所言,貌似很有道理。

她去年就在凌云窟见过倪昆,还承了他一次救命之恩。

因此她清楚地知道,倪昆早就出道行走江湖了。

还在凌云窟以元神出窍的神剑,秒杀过那个佛门六大宗师联手都没能拿下的邪僧毛太。

而当时阴癸妖女们,就已经跟在了倪昆身边。

作出此等壮举之后,倪公子依然名声不显,只在蜀中武林高层之中隐有流传。

以此事看来,倪公子好像真的并不在乎世俗虚名。

于是师妃暄也打消了帮倪昆扬名的想法,只请了空禅主帮忙将此事通禀佛门高层,好让佛门高层知悉倪昆功绩。

了空禅师应下她之所请,又告诉她,收到蜀中佛门传来的消息,说是成都城外,出现了一座慈云寺。

寺中一流高手如云、宗师高手不少,方丈更是深不可测,怀疑修为还在大宗师之上。

那慈云寺也如乐山大佛一般,乃是平空出现。

寺中僧人神秘无比,谁也不知其佛法派别、行事正邪。

佛门四大圣僧打算组团再往蜀中,与慈云寺进行一场佛法交流,探探他们的底细。

师妃暄得此消息,便自告奋勇,前来蜀中为四大圣僧打前站,先行来探慈云寺。

作为佛门领袖之一慈航静斋的当代传人,佛门之事,师妃暄本就义不容辞。

赶路十余日,来到蜀中之后,师妃暄稍事休整,洗去征尘,换上男装,便来慈云寺拜访。

慈云寺似乎也听说过她“静斋传人”的名声,非常热情地将她迎了进来。

修为深不可测的方丈智通禅师,更是亲自在大雄宝殿接待她。

寒喧一阵,师妃暄即直入正题,向智通禅师讨教佛法。

然而无论师妃暄问什么,智通禅师都只一脸高深莫测的微笑,对她所有的问题都闭口不答,甚至连点头认可、摇头否认的姿态都没有一个。

正当师妃暄怀疑,这方丈莫不是个不学无术的假和尚时,智通悠然开口,口述一偈。

只此一偈,就令师妃暄有如醍醐灌顶,几有大彻大悟之感。

偈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嗯,此偈本是唐时高僧,禅宗六祖慧能法师所述,对于佛门修士来说,属于“经典永流传”的层次。

此前穿越者们不是一代宗师,就是一时枭雄,都没有那等厚脸皮作此抄袭之事。

其他一些脸皮够厚的穿越者,又基本只是武功高强,却不学无术,都未必听过这等佛偈。

因此这六祖慧能的经典名偈,至今未曾现世。

师妃暄本就深具慧根,听得此偈,震撼之下,直对智通的佛法修为惊为天人,视其为不世出的高僧大德。

甚至感觉以智通的佛法,以慈云寺的武力,今后两大佛门圣地:慈航静斋、静念禅院,都当以慈云寺为首。天下佛门,亦都当共尊慈云寺为佛门唯一圣地。

然而。

就当师妃暄满怀钦佩地对智通合什一礼,盛赞其佛法禅理之后。

道貌岸然、一派高僧模样的智通忽微微一笑:

“我观妃暄,根骨不凡,智慧通透,冰肌玉骨,姿颜绝世,俨如极乐世界天女临凡。

“贫僧有一门天女妙法,久久寻不到合适传人,愿将此法传予妃暄,不知妃暄意下如何?可愿拜入贫僧门下,修持天女妙法,与贫僧共参极乐啊?”

此言一出,师妃暄顿时目瞪口呆。

智通虽说得委婉,可师妃暄哪里不明白他这是什么意思?

震惊过后,师妃暄强忍怒意,冷声道:

“方丈失言了。恕妃暄失礼,告辞!”

拱手一揖,就要离去。

然而既已身入狼窝,又哪有轻易走脱的道理?

智通也绝不允许师妃暄这么一个天仙化人的可人女子就此离开。

当下只是嘿嘿一笑:

“洒家的慈云寺,岂容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师仙子,你还是乖乖留下,与贫僧同参妙法吧!

“以贫僧的手段,包管你欲仙欲死,如登极乐……”

说话间伸手一抓,无形真气化作一只大手,隔空抓向师妃暄。

师妃暄入寺之时,为表尊重,将色空剑留在了门房之中。

不过即使手中无剑,以她如今的修为,等闲宗师高手,亦未必能轻言胜她。

当下并指为剑,施展天命剑道,一剑刺向那真气大手。

可惜她剑气虽利,但智通乃是货真价实的混元祖师嫡传徒孙,是有硬扎根脚的邪门真修,非等闲旁门散修可比。

师妃暄足以分金裂玉的指剑剑气,刺在那真气大手上,只发出阵阵雨打芭蕉的噗噗声,便给真气大气一碾而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