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佛门(第4/7页)

淡金色佛印成型,它飞出遮雨棚时,程溪用灵力捞住,摄入掌心里。

这与之前那枚佛印并不相似,但程溪不懂佛经,无法剖析其中深意。

“老师父准备去往何处?”

程溪回想起初遇老僧人与之后的经历,短短几个时辰,他就遇上了好几处有可能丧命的突发状况。

这要说巧合,未免也太巧合了些。

“贫僧欲归出家剃度的山寺,度化己身。”老僧人说得很慢。

程溪作为神兽,对人类的生息感知很敏锐。遮雨棚下的老僧人就像一盏残灯,稍经受些风雨,便会灭掉。

“老师父的佛印,有什么说法吗?”程溪好奇问。

老僧人满是皱纹的慈和脸庞浮现笑意,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程溪拿出两个佛印,尝试研究,但她之前未曾接触过佛道,看了半刻钟也看不出其中门道。

夜色渐深。

程溪看着在坐定中休息的老僧人,又低头望了望手中佛印。她收起这东西,不知该不该继续跟下去。

老僧人打定主意不再说有关因果的事,程溪继续跟下去,除了有可能获得一些看不出用途的佛印,没有别的收获。

倒是江城那边,程溪之前与那批水手约好,短则两个月,长则三五月,一定会与他们碰面。

之前心法能动用,程溪对江城虽然看重,但她重心全集中在缘仙城。而今心法意外沉眠,程溪觉得江城的罂叶草,反而需要着重打理。

程溪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继续。

她在老僧人身上,察觉很细微、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场。那种气场,在她迄今为止接触的人类里,只有应长庭身上有。

或许等抵达山寺,会有别的收获。

说到底,程溪还是不甘心放弃这个好不容易碰上的线索。哪怕只有一点希望,她也要深挖一些情报出来。

次日清晨。

程溪听到动静,从修炼中结束,她睁开眸子望向走出遮雨棚的老僧人。

老僧人朝程溪行了一礼,表达感谢后,循着进入山林时的方向,步子轻快踏出山林,继续前行。

程溪手握一块上品灵石,继续跟随。

老僧人的归寺之路,似乎连天地都在阻拦,一路上各种让人瞪目结舌的灾厄,看得程溪眼花缭乱。

走山路遭遇山体滑坡,在树下避雨险些被雷劈中,就连在小山村化缘都险些被疯狗咬……

程溪甚至怀疑这位老僧人该不会是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不然至于这么被针对吗?

每逢程溪询问,老僧人总是笑而不语,他是个普通人,只有白天才赶路。

一到晚上,程溪闲不住索性向他讨教佛法,虽然每个晚上不是豺狼虎豹,就是遭遇山匪,没有安生过。

但在程溪化解下,基本有惊无险。

对程溪讨教佛法的行为,老僧人欣然答应,还说她有悲悯之心,适合修佛。

程溪对修佛没太大兴趣,她印象里的佛僧,清规戒律很是讲究,而且规矩还特别森严。

她学佛,其实主要是想弄清佛印的意思,短短半个月,她已经搜集三十五个佛印。

“我就是个俗人,向您讨教佛学,只是想知道这些佛印究竟有何含义。还是说,必须要踏入佛道,才能知晓佛印的意思?”程溪见缝插针地问。

老僧人笑了笑,慢慢道:“佛是佛,道是道。佛是真我,道是修行。你的疑惑,往后它会告诉你。”

程溪似懂非懂,认真思索,半晌后才有所感悟道:“老师父是说只要有真我,人人都是佛吗?那真我又指什么?”

“剥去世俗,剥去功禄,剥去脑海里的声音。当心灵深处寂静空荡,那时出现的,就是真我。”

老僧人睁开沧桑眼眸,不疾不徐道:“真我难寻,许多人终其一生,只修了道,不曾入佛。”

程溪按照老僧人的指点,静下心神,一点一点去剥离世俗,功禄,乃至声音与记忆。

半晌后,程溪拧着眉睁开眸子,闷声道:“我剥去的这些东西,会全部忘记吗?”

“不会。”

老僧人肯定地说。

“我舍不得。”程溪直言道,老僧人说的剥去,就像亲自忘记过往。

即便老僧人说不会忘,程溪一想到要亲自剥去自己亲近之人的声音与轮廓,这种感觉仿佛是从心脏剜去一大块,她根本下不去手。

“缘何不舍?”老僧人眉眼微弯,头一次笑得这般愉快。

“我学会了很多东西,结识了很多朋友,还有很多收获。我还欠着一些大人情,我不想忘掉这些。”程溪一五一十道。

她回顾自己这六年,发现除了前两年在蛰伏,后面的四年虽然忙碌,但也满是收获。

程溪以前以为落魄得一无所有就相当于重头开始,但如今她才惊觉,失去记忆才是真正的重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