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抗命,跨越时空的故人(第2/3页)

他既做不到冷血无情,又做不到绝对的令行禁止。

别人说。

“不是就你杨国定一个人伟大,我们也不曾放弃。人终究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既然现在又有了新方案,我们还想再试试。”

甚至有人就着杨国定的话反过来驳斥他。

“你曾说过我们是军人,这里就是我们的战场。我们认可。但是,你应该知道军人在任务中没有紧急避险权。每一个军人在入伍时就曾宣誓,我们虽然嘴上不曾宣誓,但心里却做了觉悟。如果但凡是有死亡的风险,军人就撤退,那我们这战争怎么打?百姓由谁来守护?我们的基地由谁来守护?”

“这种当逃兵的行为,本质就是对外面的人不信任。我们应该相信,这里才是最需要我们的地方,所以我们不认可杨主任你的判断。”

“外面的百万亿人多我们一个不多,少我们一个不少。但这里,每少一个人,机构的运转速度就慢一分。这里,才是最需要我们的地方。我们最大的价值,就是死在这里,不论成败。哪怕真彻底失败了,我们的故事,也会像太阳一样永远照耀在宇宙中,与先哲一起激励着后人。”

杨国定无法告诉别人,当初那一番宣言,本来就不是他本人的原话。

但这件事,他不能说出去。

他只能认了,回天乏术。

这是整个计划开启以来,项目参与者唯一的一次集体违抗他的命令。

但却没有人该被责罚。

研究所的最后一次尝试开始了——将已经死亡的胚胎进行虚能化,并且必须保持虚能化的胚胎与原本由实能组成的胚胎承载的遗传信息完全一致。

等到所有人都散去,杨国定的办公室里再度安静下来。

他冷不丁回想起主脑繁星交给自己的那段话来。

他不禁暗想,会不会当初繁星在编制那段演讲时,就已经预料到了自己的性格缺陷,预料到了会有今天这一出?

既然主脑繁星连任务临近失败时的人性都推算了出来,那会不会也算到了胚胎的死亡亦或是假死?

若是这一切真都在计划之中,那就反过来说明,事情的确还有希望。

杨国定顿时惊出一身冷汗,深深的为之庆幸。

如果不是林拉利用两人间欲语还休的感情逼迫着他让了步,现在基地里已经只剩下两万多人了。

林拉将他从罪人的悬崖边拉了回去。

他的嘴角默默浮现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的笑容,既有些感激,又有些惭愧,更有些释然。

他知道林拉在进门之前,就已经预料到当这缺口被打开后会发生什么。

她依然在用着她所剩不多的生命最后的全部力量,在每一个角度帮助着自己。

……

宇宙的虚空中,一片静谧。

被略微拉长的十八艘蠕虫三型以及给拉得更长的尸骸星球如一柄刺向天穹的箭矢缓缓飘过。

远处的星空依旧,更远处的庞大河外星系看起来也与普通恒星一般无二。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宇宙赐予人类最直观的礼物是“孤独”。

越是远离家乡,人就越容易深陷在宇宙留给人类的无尽空虚之中。

但此时这空虚却是假象。

在人类肉眼无法看见的层面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过,当外部环境里的实能规则变化超过一定的幅度后,监测设备却能稍微发现些端倪。

“报告,舰队外层空间正发生着剧烈的量子潮汐涌动。以我们为球心,直径五百亿公里范围内的实能微粒诞生与湮灭的轮回频率正在持续升高。”

这是情报部门提供的第一份参考信息。

第二份信息来自整个晨风帝国的情报部门。

以太阳系为球心,半径接近两百五十光年范围内,都出现了剧烈的量子潮汐涌动。

紧接着,实能轮回频率等高线被画了出来。

此时这等高线用肉眼看来,就仿佛一个正在倒放的水波,一条条代表潮汐涌动强度的线条正从两百五十光年的范围开始往回收,向着尸骸星球所在的位置聚集而去。

宇宙中不存在真正的未解之谜。

一切看似反常的超自然现象,背后一定有着人类暂时未知的缘由。

但这一次,却太反常,太不合理了。

那是整整二百五十光年直径的巨大球形区域。

如此大面积的,大规模的异常量子潮汐涌动,在同一时间瞬时发生,完全超出了人类对宇宙的理解。

异常潮汐的背后,代表着空间规律的改变。

只需要简简单单的计算,便能推算出如果要靠人力制造的爆破物完成同等规模,并且瞬时同步的空间规律改变,那燃烧掉整个银河系里所有恒星的热能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