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6章 巨鹿之战(第2/3页)

这一句话,楚天深以为然。

秦昭襄王、秦始皇时期的秦军处于巅峰,六国贵族被死死压制,而秦二世时期,横扫六国的秦军已经不复当初。

此时距离秦始皇独揽大权开始,已经过了三十年,距离秦帝国建立,也已经过了十多年,不少横扫六国的秦军已经是老人。

另外,没了秦始皇主持大局,秦二世和赵高根本压不住六国贵族。

龙帝虽老,关东群雄也会忌惮。

龙帝逝去,秦失其鹿,群雄逐鹿中原。

作为蒙恬时代的武将涉间,应该是秦始皇末期才任用的将领,自然怀念秦军强盛的时代,而不是现在风雨飘摇的大秦帝国。

公子扶苏和蒙恬之死,也算是断绝了秦帝国最后的希望。

或许,公子扶苏和蒙恬的组合,可以延长秦帝国的国祚。

但历史没有如果。

此地是史诗战役副本,楚天努力要做到的,是让自己代表的秦军获胜,挑战霸王项羽为代表的诸侯联军。

秦末的起义军虽然是陈胜、吴广发动,但此时已经被六国贵族夺取了起义成果。

项羽是楚国之后。

被围困在巨鹿城的是赵国贵族。

换而言之,这是秦军与六国贵族之间的战争。

六国贵族对秦军依然感到害怕,刻在骨子里的害怕,除非天降战神,可以击败秦军,才能消除六国贵族对秦军的恐惧。

楚天统帅的五万夏军集结,跟随涉间的五百秦军骑兵向巨鹿城行军。

“王离将军有多少兵马?”

楚天认为有必要知道秦军在此战的虚实,毕竟对手是楚霸王项羽,非同寻常。

如果没有楚天介入,秦军会被项羽正面干碎。

“二十万长城军,其中数万精锐。长城军已经今非昔比,逃亡人数众多,二十万之数,不少来自于修建长城的青壮。主将为王离将军,其下是我与苏角两位将军。”

涉间对六国余孽痛恨不已,而对作为友军的楚天颇为热情,向楚天说明秦军的详细情况。

“二十万长城军……”

楚天因为有诸多武将,所以清楚一个将领可以轻松指挥多少兵力。

二十万长城军,即使是王级统帅都十分勉强,皇级统帅才能得心应手。

王离的统帅值,楚天不认为他可以为二十万长城军提供加成。

即使是王离加上涉间、苏角,三个人,其加成也难以覆盖二十万大军。

按照涉间所说,二十万长城军之中,估计只有几万人是真正的特殊兵种“长城军”,也即是蒙恬的旧部。

这一批兵力,也是王离的真正精锐。

涉间继续说道:“在巨鹿之南,还有章邯的二十余万大军,其中几万是关中精锐,其余是骊山刑徒。章邯负责保护粮道,以及阻挡从南边到来的贼兵。我们的粮食来自关中和洛阳。关东群贼无一人是章邯对手,项梁更是被章邯所杀。”

“也就是说,秦军有四十万,其中精锐大约有十万左右。”

楚天大概清楚了巨鹿之战,秦军阵营的兵力。

虽然秦军的将领不占优势,但秦军的兵力众多。

章邯是秦末最后的支柱,镇压起义军,西楚霸王项羽的叔父,与章邯大战于定陶,兵败身死。

章邯也算是倒霉,如果不遇到项羽、韩信,章邯也算是一流武将,可惜章邯先后败给项羽、韩信,成为两人的垫脚石。

章邯最有名的事迹是组织骊山囚徒,击败威胁关中的秦末农民起义军。

当然,章邯目前已经召集了几万关中秦军,这批秦军才是骊山军真正的主力。

目前,楚天阵营有四十万秦军!

对面的义军数量也不少,真正敢和秦军交锋的,只有项羽这一支军团。

如果项羽可以屡战屡胜,其余各路义军,说不定也会加入大战。

如何击败项羽,项羽的强度如何,这些都是楚天一时间无法解决的问题。

五万夏军接近巨鹿,夏军已经可以望见巨鹿城隐隐约约的城郭,以及黑压压的秦军大营。

楚天带来的兵力,仅仅是王离的二十万长城军的四分之一!

除了长城军,章邯的骊山刑徒军,也有二十万!

楚天很难想象,如此庞大的军势,竟然会败给项羽。

这也从侧面看出项羽的可怕。

涉间说道:“被围困在巨鹿城的是赵国余孽,赵王赵歇、国相张耳,兵马数万。在巨鹿北边,是赵国大将陈馀的残余部队几万人。陈馀的营寨周围,还有齐军、燕军,兵马众多。然而,他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惧。只要击斩赵王,他们闻风丧胆,不攻自破。”

楚天没有怀疑涉间的话。

“作壁上观”这个成语就是出自于巨鹿之战,各路诸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有项羽冲在最前面,挑战天下无敌的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