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6章 第三次国战(上)(第2/3页)

“北方十里确实有一条河流,在河对岸是一座城池。我等趟水过河,发现并非我们汉帝国之城池!”

“可知道是哪个文明?”

“不知,还有兄弟在对岸进行探查,只待查明,立即回来向主公上报。只是……对方也发现了我们的踪迹。”

铁鹰斥候带来的消息十分震撼,其他文明的城池距离楚天的城池只有十里,相隔一条河流!

这么说来,自己的城池位于汉帝国文明的边缘。

楚天对自己的位置有模糊的了解。

汉帝国文明的所有诸侯城池位置相邻,一共有22座城池,加上各个诸侯带来的兵马,超过700万人口。

城池数量众多,必定有城池会毗邻其他文明,楚天的城池就靠近一个未知的文明。

“马其顿、波斯、德意志、印度莫卧儿、奥斯曼、阿拉伯、北美……这些都不是好惹的文明。”

楚天在参与国战之前,对各个文明都有粗略的了解,知道有些文明不怎么好招惹。

比如阿拉伯帝国,他们的帝国信徒视死如归,即使击败他们,自己也要损失惨重。还有北美,北美虽然没有什么像样的史实英雄,但北美的兵种十分特殊,又人口众多,相当于强大的蛮族。

各个文明的领主都携带堪比铁鹰斥候级别的侦查兵种,在铁鹰斥候发现对方的同时,对方也发现了铁鹰斥候,双方小心翼翼地刺探彼此。

“他们的盔甲制式,应该是汉帝国的骑兵!”

“该死,怎么我们南边就是汉帝国!”

高丽国领主崔在善再熟悉汉帝国的盔甲不过,当他看到东汉骑兵的甲胄,脸色苍白。

高丽国只有两座城池,汉帝国有二十二座城池,双方根本不在一个级别!

虽然高丽国的初始城池因为保护机制,更加坚固,但崔在善可不认为两座城池可以挡住东汉帝国的远征。

崔在善看向麾下的英雄、击败隋军的乙支文德:“现在我们还不是汉帝国的对手,但我不愿意就此离开国战战场,该如何是好?”

乙支文德答道:“汉帝国势力强大,周围的文明对其惧怕,可依附其他大文明,抗衡汉帝国。其他文明一旦知道汉帝国在附近,不管他们是否与汉帝国有仇恨,总会接纳我们。”

“立即派出斥候,联系周围的文明!告诉李敏哲,我们暂时放下恩怨联手,对方是汉帝国,我一个人无能为力。如果他在这次国战帮了我,我可以在主世界饶他一条性命,否则一旦我统一高丽国,我会杀死他和他的家人!”

崔在善眼神发狠。他得知河流南边是汉帝国,又恨又怕。面对汉帝国,高丽国两座城池无法抵挡其兵锋!

铁鹰斥候将一个俘虏带回。

“我等埋伏于城外,活捉此人,据拷问,为高丽国领主!”

“又是高丽棒子……”

楚天还以为是罗马、马其顿、莫卧儿等文明,没想到是高丽国领主。

汉帝国在国战开始前就已经探知,高丽国只有两个领主,不足为惧。

第二次国战开始时,楚天碾压高丽国第二领主李敏哲,这一次冤家路窄,楚天再次遭遇高丽国领主。

“对方已经有所戒备,我一个人去攻打高丽国的城池,还是与其他诸侯汇合?”

楚天面临重要的抉择。

河流北面可能有两座高丽国的城池,还有可能有其他文明存在。如果楚天一个人去攻城,他必须要留下部分兵力守城。

低阶兵种招募也要一段时间,楚天可用的兵马只有三万。假如留一万守城,只有两万人可用。两座高丽城池,初始兵马六万,城池坚固。

两万人对高丽六万人和两座坚固的城池,可能会变成绞肉机。

如果联合其他东汉诸侯,发兵十余万攻陷高丽国城池,自然十分简单。

自己单干还是联合其他诸侯?

楚天召集麾下谋士,分析利害。

荀攸思考一会:“主公不愿攻打坚城、损失过多,可使用引蛇出洞之计。”

“如何引蛇出洞?”

“如此这般……”

荀攸将自己的计谋托盘而出,楚天眼神一亮。

“各军休整,今夜出城,重创高丽国领主!”

楚天得知对方是高丽国诸侯,又有荀攸献计,恶向胆边生。

理论上,楚天联合其他诸侯进攻高丽国,难度最小。但楚天要反其道而行之,才能攻其不备。

“周亚夫、李广、曹仁、满宠等率领六千细柳营和一众乡勇守城。”

楚天只留六千精锐守城,认为足够坚守。

而后,楚天命令军匠打造云梯,两万四千精锐吃饱喝足,然后呼呼大睡,准备在夜间出兵。

汉帝国的二十二座城池中间,赳赳老秦广派斥候:“令各个诸侯前来此地商议,兵分两路,夺取西主城,以及小岛上的第五主城。这次我们至少要拿下一座主城,如果可能,最好同时拿下两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