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3章 封官(第2/3页)

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历练,同时楚天不打算让青州刺史好好发展。李广和杜如晦发起对济南国的战争,无疑会将青州刺史拖入战争的深渊。

作为楚天基本盘的徐州五郡却没有战争的压力。

目前还在打仗的是泰山郡、北海国、东莱郡三个其他州的郡国,对徐州的影响甚小。

在对四方的讨伐告一段落以后,楚天需要考虑众人的功劳,对其进行提拔,以拉拢人心。

乐毅参与国战,攻泰山郡数城、破北海国高密和营陵,被楚天迁为偏将军,领北海相。乐毅毕竟不是元老,而是降将,一度给楚天势力不小的麻烦,给予这样的官职已经是优待。

周亚夫始终拖住曹操的主力,没有给曹操势力任何发展的机会,虽然最近没有出现在楚天面前,但其功劳不亚于其他攻城拔寨的武将。再加上楚天出任徐州牧时,已经提拔周亚夫为偏将军,所以楚天上表朝廷,请求封周亚夫为荡寇将军。

荡寇将军就比较有意思了,周亚夫要对付的是曹操,那么便是将曹操视为寇。

花木兰、薛仁贵、赵云参与国战,有击败于禁军团、田忌军团之功劳,被楚天迁为裨将军。

李广参与国战、讨伐泰山郡、进军济南国,同迁裨将军。

臧霸、孙观坚守诸城县,劳苦功高,从都尉升迁为奋武校尉、折冲校尉,再积累功劳,可为将军。

糜芳本来是校尉,因为参与平定广陵郡之战,以及彭城之战,被升迁为中郎将,距离将军相差不远。

夏天凉仍然担任琅琊相,同时被任命为偏将军,地位凌然,在军事大臣中与周亚夫、乐毅同级别。李秀宁因为依附于夏天凉,同时参与国战、彭城之战,迁为裨将军。

对于最近投靠的武将,楚天也进行一系列的任命,不但要考虑其能力,还要考虑其资历。

杨业在沛国屡次击败袁术,威震沛国,直接从骑都尉升迁为中郎将。

徐荣跟随周亚夫对付曹操,屡次偷袭曹操粮道,同样由骑都尉升迁为中郎将。

华雄这段时间在徐荣麾下效力,升迁为校尉。

陈庆之刚刚效忠,没有立下战功,所以只担任骑都尉。

徐盛作为伏波军团的主将,勉强算是元老了,升迁为中郎将。郑芝龙迁为校尉。

尹礼等参加了一系列战斗的后备武将,同样有所升迁。

比较特殊的是,楚天升迁的名单中还有来自法兰西的圣女贞德。

贞德参与讨伐泰山、彭城之战、击败田忌军团,楚天任命其为鹰扬校尉。鹰扬校尉是花木兰之前的官职。

除了武官,对一群文官,楚天又有所任命。

张纮出任琅琊相长史,杜如晦出任泰山长史,鲁肃被楚天留在身边担任书佐和幕僚,进行栽培……

“鹰扬校尉?这是什么?”

圣女贞德莫名被任命为汉帝国的官职,她有些迷惘,完全不懂东方的官职体系。

楚天以示激励:“以后立下更多战功,争取早日成为将军。”

“我只想尽快回到……”

“你可以下去了。”

楚天通知她任命为鹰扬校尉的消息以后,便将她赶走,绝口不提让她回到法兰西之事。

糜竺率领船队到东瀛平户城贸易,尚未返回,他被楚天任命为“东渡校尉”。这是楚天自封的杂号校尉,以后专门从事与东瀛的贸易。糜竺是第一任东渡校尉。

“派出具有探勘矿脉技能的矿工,前去胶东一带,勘察金矿。胶东应该会拥有稀有的金矿资源。”

楚天似乎有印象,胶东金矿,从宋代开始便十分有名,每年可以产出大量的黄金。对应到《领主》中,那就是高级的金矿资源。

琅琊国的三级金矿资源,在胶东金矿面前,犹如小巫见大巫。三级金矿资源对楚天现在的势力而言,完全不够使用。

如果可以在东莱郡发现高级金矿,最好是7级、8级的金矿,楚天的势力从中获得的好处将会令人难以想象……

“各个郡国有发现特殊资源者,立即上报,不得隐藏和私自开采,否则治罪。”

领主府往东莱郡派遣大量的矿工,勘探金矿矿脉。

除了胶东金矿,领土内应该还有不少铜矿、铁矿、银矿。

楚天的领土不但有价值不菲的矿脉,还靠海,盛产海盐、渔业发达,可对外贸易。即使楚天闭关锁国,基本上也可以自给自足。

结束战乱以后,楚天致力于屯田,为各个军团补充损失的兵力。

此次征战,各个军团损失不少。楚天的北军五校从九千人减额至七千人,臧霸的琅琊防守军团从1.5万人减额到6000人,可见一斑。

说是屯田,基本上楚天只是当甩手掌柜,任命各个太守和长史以后,他们自然会组织郡内的流民开垦农田、兴修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