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2章 雪夜袭凌城(第2/3页)

夏城的人口原本有五万,后来迁移了琅琊城的十万人充实夏城,再加上两万北海国流民,一共有十七万人,成为楚天领土内的第二大城。

李悝组织流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开凿排水渠和下水道。

城池规划比较繁琐,夏城的规模已经扩大到要开凿更加复杂的城市下水道的地步,否则很快就会瘟疫横行。

还好《领主》里有专门的明渠、暗渠等建筑图纸,兴修城市下水道的速度也很快。

不过这是要花钱的……

徐州世家资助给楚天的一笔横财很快就被楚天败光。

楚天更多的收入还是来自于战利品、田赋、市税、卖地、以及领主府的经济建筑。

“主公,下雪了。”

在军帐外担任护卫的薛仁贵按照楚天的命令,在下雪以后提醒楚天。

楚天披上披风,来到帐外,只见天色灰蒙,大雪纷飞。

“令泰山贼准备铺设浮桥,渡河攻击吴三桂。”

楚天知道决胜的时机即将到来,于是动员大军进行准备。

楚天的大军已经提前准备好了木材和木板船。

河面的冰块不牢固,数万人马渡河一定会坍塌,因此只有借助浮桥才能过去。

泰山贼被楚天当做是炮灰,搭建浮桥这样的苦差事当然落在他们身上。

“寒冬腊月还要出来打仗,真是遭罪。”

泰山贼搬运木板和木船,叫苦不迭,手指被冻僵。

没有多少人愿意在寒冬行军打仗。

吴三桂布置在河边巡逻的斥候骑兵发现臣服于楚天的泰山贼开始搭设浮桥,顿时大惊失色,立即飞报吴三桂。

“派遣两千弓箭手前往岸边扎营,一旦对方搭设的浮桥靠近,万箭齐发。”

吴三桂自有方法对付对方的浮桥。

以对面泰山贼的士气,根本无法承受大量弓箭手射出的箭雨,很快就会因为士气跌落到谷底而崩溃。

两千弓箭手出营,在对面另外扎营,时刻紧盯架设浮桥的泰山贼。

“我们被对面的敌人发现了,浮桥还要修吗?”

泰山贼因为对面出现的弓箭手而一阵恐慌,询问他们的首领尹礼。

尹礼又请示目前泰山贼的最高人物楚天。

“继续修,修到对面的弓箭射程范围之内为止。”

“是。”

尹礼虽然不明白楚天为何突然致力于修桥,但楚天展示的武力让他不得不按照楚天的安排行事。

于是泰山贼继续冒着大雪在沂河上架桥。

“对面的人是傻子吗?寒冬腊月不回家抱老婆孩子,来到河边数日都没有进攻,直到现在才修桥,而且还被我们发现。”

吴三桂派来的弓箭手只当看笑话。

有弓箭手驻守,浮桥根本就修不成,这就是山河之险。

防守一方只要动用几百几千人,就可以挡住十万大军。

泰山贼同样明白这个道理,在楚天的威压下,还是不得不修桥。

当浮桥修了一大半,进入对面的弓箭手射程以后,一个泰山贼被射死,其余泰山贼一哄而散。

尹礼将此事上报给楚天,他也算是完成了楚天交代给他的任务。

楚天只是安排尹礼亲自带兵守住修了一大半的浮桥,让他按兵不动。

尹礼不明就里,还是允诺下来。

“花木兰那边已经开始奇袭了。”

楚天估算时间,他只给花木兰一天时间,要求其在大雪天强行军60公里,从楚天的势力范围进入莒县的势力范围,夜袭凌城。

一只黑色的战鹰在空中盘旋,锐利的眼神倒映着下方空旷的场景。

在它的眼中,有一座驻扎了数百士兵的村庄,村庄里还有用于传递军情的烽燧。

花木兰率领2100名轻骑兵从距离莒县凌城南部有60公里的村子出发,一路向凌城急行军,借助大雪的掩护奇袭凌城,吴三桂的据点!

骑兵一路冒雪行进30公里,甚至有战马和士兵途中冻死。

突袭是要付出代价的。

战鹰落在花木兰的手臂上。

花木兰抚摸其羽翼,从战鹰的叫声和举止,大概可以判断出在前方5公里有一支驻扎着守军的村庄。

吴三桂为人小心,在凌城附近的村庄驻扎了用于点燃烽火通风报信的守军。

一旦有人想要袭击凌城,凌城守军可立即做出反应,让偷袭者损失惨重。

“强行军!全歼前方村庄的守军!”

花木兰下令,一百个铁鹰斥候和两千个轻骑兵冒着风雪,加快行军速度。

在恶劣的环境强行军不是谁都能做到,与兵种和武将有关。

如果是一股泰山贼,别说在恶劣的环境下行军,即使正常走30公里,士气早就跌落,甚至会因此哗变。

但花木兰“巾帼英雄”的特性可以降低部队士气下降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