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节 狮王的想法(第2/3页)

獠牙城是一座废城。

之前,天浩率领大军攻陷城市,掳走所有城中居民,带走所有财物,最后放了一把火,将包括王宫在内的大部分建筑付之一炬。

豕人是一个粗野的种族,是北方蛮族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异类。他们空有强壮的身体却毫无智慧可言。这是来自其它部族的综合评价,虽说有些偏颇,却是以事实为依据。

豕人的建筑谈不上什么美感,即便是獠牙城这座至关重要的首都,半数以上的城墙仍然使用土坯为材料,只有包括墙基在内的部分以石块填充。

在狮族内部,“师锐”这个名字是一个传奇,他不仅仅是现任狮王那么简单,更兼具“改革者”、“族群希望”、“贤明之王”、“智慧之王”等多个头衔。

千万不要用鄙夷的形态看待这些称号。在广大狮族平民和上层贵族看来,现年五十六岁的师锐的确名副其实,有资格成为所有头衔集一身的王。

他贤明公正,解决了很多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利益纠纷。虽说都是小事,但师锐通过身体力行,带出了一批崇拜自己并掌握权益平衡的亲信。这些人分派到各地执政,的确为当地平民做了些实事,也收到良好的声誉。

他极富智慧,“货币改良制度”就是显而易见的证据。以物易物的老旧方式被取代,便于使用的货币使各地物资流通速度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在师锐的刻意培养下,狮族内部出现了庞大的商人群体,他们成为高层贵族与底层平民之间良好的粘合剂,赚取利润的同时也不断增强族群实力。现在,金属货币在全族范围内得到承认,商业圈也扩展到其它族群,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与虎族不同,狮族内部有着强大的凝聚力,无论贵族还是平民,对师锐的支持力度相当大。

师烈是师锐的族弟,也是北方战区的大统领兼最高司令官。

在狮族内部,一直以来都有“北方战区”这种非对外公布,只单纯停留在纸面上的部分。简单来说,就是以狮族北部碎金城为界,沿着边境一直推过去,包括獠牙城、磐石城、黑角城在内广阔的大陆北方,全部划为战争区域。

师锐是一个颇具远见卓识的王。他深信商业和金钱的力量能改变世界。因此,他不遗余力推动着货币改革计划,甚至不惜让出部分利益,求得其它部族接受狮族货币,从而达到扩大商圈和市场的目的。

这样的想法不能说是有错,文明时代有太多例子证明“商业战”的残酷性毫不弱于传统战争,甚至可以从中获取更丰厚的收益。

师锐一直不知道巫源的存在。直到豕族被灭,牛族内部各种消息传来,他才为巫源之死感到可惜,也深深懊悔为什么没能早点发现有这么一个坚定的支持者潜藏在牛族内部。

他对龙族的强大感到忧心忡忡。接连并吞了豕族和鹿族,无论人口还是综合实力都跃上新的台阶。不仅如此,那位年轻的摄政王竟然以强硬手段对牛族进行内部整顿,向北方杳无人烟的广袤地区迁移了上百万人……无论手腕还是气魄,都令师锐感到震惊,进而生出深深的忌惮。

随着对虎族战争的爆发,龙族领地进一步扩张。他们得到了包括獠牙城在内的大片土地,更得到多达数十万虎族平民的充实。师锐年轻的时候,曾以使者身份前往雄鹿城,他亲眼见过那片被河流滋润灌溉的肥沃土地,知道那里一旦得到全面开发和利用,将会爆发出何等恐怖的力量。

这不是夸大其词,细作从龙族领地带回了两样东西——玉米和马铃薯。

那天,一向城府极深的师锐砸碎了起居室里大部分家具,甚至抡起鞭子狠狠抽打身边的侍女。他暴怒到极点,师锐深知这两种高产作物一旦推广将会引发剧烈的连锁反应。真是可悲,狮族花了那么大的代价严防死守,却仍被龙族人从别的渠道搞到了种子。当然区别还是很大,单从外表就能看出斥候带回的这两种高产作物与狮族目前拥有的品种有差异。但问题关键是产量,也意味着狮族在粮食生产上再不可能像从前那样占据优势。

更可怕的是“斥候带回玉米和马铃薯”这件事。这意味着龙族根本没把种子泄露之类的问题放在心上。比起狮族千百年绞尽脑汁严防死守,层层设卡严禁秘密外泄,龙族在这方面的坦然与随意,让师锐感觉就像面对一头强大无比的野兽。

是的,只有绝对强大,才能漠视来自周边的威胁。

师烈率领二十万大军抵达獠牙城,在这座废弃城市的基础上,重新建造城墙及各种建筑。在他的后方,师锐征调了多达三十万人的运输队。一方面给前线大军运送补给,一方面铺设连接碎金城与獠牙城之间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