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远慰风雨夕(第3/4页)

可是当时西羌一来需要补给,二来只是想以那片地方作为暂时屯兵之所,因此行为还算克制。

可如今他们已经屡屡失败,这回恼羞成怒地攻来,就算是屠城,也不是不可能的。

他绝对不能离开。

曲萧顿了顿,一字一顿地说道: “传令下去,绝不能退,当今之计,唯有死战到底!”

“大人……可是城中兵力不足……”

事到如今,曲萧反倒也冷静下来了,说道:“此地多山,尚且能依仗地利之便,但惠阳之后一马平川,再无险关可守,就算是为了给朝廷争取时间,我们也不能退缩……你去通知夫人收拾东西,三炷香之内,让她带着少爷和小姐速速离开惠阳罢。”

他甚至来不及亲自去跟家人们道别,刚刚说了这几句话,城中的其他官员也都一个个衣衫狼狈地匆匆赶到。

“曲大人,你可听见了战报?西羌人杀过来了!”

曲萧快速道:“不错,现在正是我们同心戮力的时候。西羌要攻城,必然是以东西和正中三处的城门为主,现在立刻调集可用的人手,分别驻防,确定了对方的主攻方向之后,随时机动援助。”

他又想了想:“还有,快去通知愿意出力的百姓们,让他们帮忙准备石块和滚水,运上城头储备。”

到了这种时候,留在这里的都是准备抗到底的,既然不跑,那就得打,因此谁也没有心情多说,见曲萧安排的井井有条,便纷纷领命。

惠阳同知严恽之前跟朱成栾共事,知道那位老上司好大喜功,贪财好名,却根本不干正事,双方矛盾很深。

刚刚听到战报的时候他就在想,今天要是朱成栾在这里,只怕惠阳城要被拱手让给西羌了。

此刻见曲萧布置的井井有条,神情间不见慌乱之色,让严恽在心里暗想不愧是当过丞相的人,同时心里也生出了一些希望。

他忍不住问道:“曲大人,这一仗你可有把握?不知道朝廷的援军多久能够过来。”

曲萧苦笑道:“什么把握都没有。惠阳离西羌这样近,朝廷此刻怕是连战报都还没有收到,更不用说援军了。”

他将自己一直紧攥着的手掌摊开:“我在离京之前,倒是仗着过往功劳,厚颜向陛下求了一道兵符,可以调动安远驻兵。但是那里与此地之前隔着祁山山脉,正是西羌行军所经之地,咱们这里没有能够突围求援的人选,也是无济于事。”

这道兵符,实际上是他为了曲长负而求,也是保证曲长负能够安全返回京城的一条后路。

曲萧原本想到任之后就派人将兵符给曲长负送去,结果没想到出了曲长负假死这件事。

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打听,他能猜出曲长负没死,但也联系不上,因此兵符还一直在曲萧手中留着。但由于当初就没打算给自己用,现在也根本难以调兵。

也就是说,这一仗结局真的只能完全靠他们硬打了。

曲萧的目光从面前诸人失望的面容上扫过,说道:“各位,我不是武将,跟你们当中的许多人一样,从未上过战场,也没有指挥过战争。少年寒窗十载,苦读不辍,方能踏入仕途,居于庙堂之上,我不想死,我知道你们也同样。”

“可是立身此处,身后是百姓,是家国,食君之禄,我们能做的,应做的,也只有守城这一件事。我会亲自站在前方督战,也请诸位各司其职,奋战到底罢!”

没有任何的奇迹发生,西羌的士兵很快就到了,看着那一片乌泱泱的人头,只怕兵力还不止五万。

没办法,只能杀了。

也算是曲萧颇具先见之明,因为先前的流民之患,他在到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城中治安,清查可疑人员,并且收款购买上好的材料,重新修缮加固了城墙和城门。

这样一来,就给西羌人攻城增添了很大的难度。

西羌军士还是惯用的老套路,由数人抬着巨大的木桩,从各方撞击城门,同时在墙上架有云梯,向上攀爬。

郢国士兵居高临下,不停放箭,向下投掷巨石以及倾倒热水,防止被敌人闯进城中。

这种方法十分有效,但西羌人久经战事,悍不畏死,前人倒下,后人立刻顶上,从各个角度见缝插针地攻击,简直是杀之不尽。

而惠阳的守军却疏于训练,也从来没有经过这样的大场面,久而久之,不免会手忙脚乱,体力难支。

曲萧发现己方军队对于西羌人有一种天生的畏惧感。

但凡有一名西羌人突破防线冲上来,便会让士兵们面露惊恐,纷纷退避,要废很大力气才能将人杀掉。

他于是改变了战略,令一群人拿着长矛和带有倒钩的盾牌在城楼上守着,只要看见西羌人上来,大家就肩并肩拿着盾牌向前挤,一直到将人给挤下城头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