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剑履上星辰(第2/3页)

只见曲长负也没急着上前招呼他们,只带了几名随从,默默站在人群中,就像个再平常不过的书生雅士一样。

身边没有人知道,这收复城池一事,其实正是他从开始就一手促成。

只是别人不认识曲长负,亲外公和亲舅舅却绝对眼尖。

宋太师好不容易见到这个宝贝外孙了,顿时眉开眼笑,冲着宋鸣廊道:“你可瞧瞧这小子,把人家坑了之后,又躲在别人的后头装乖呢!”

宋鸣廊捡了块小石头,朝着曲长负一丢,含笑道:“小坏蛋,快过来见过你外公和舅舅。你怎么跑到这里来啦?当时听说你居然在濮凤城,还吓了我一跳。”

曲长负稍稍偏头,小石头顺着他的脸侧划过去,砸到了身后小伍的脑门上,让宋太师和宋鸣廊都笑了起来。

曲长负这才含笑过来行礼,靖千江避开他的礼不受,托住曲长负的胳膊扶住他。

曲长负又向宋太师两人道:“外爷,舅舅,你们转这一圈就莫名失踪了,不光是瞒住了敌军,也瞒住了友军啊。”

“这事确实是始料未及,要不然说什么也得给你们留个记号的。”

宋太师叹了口气,摸摸他的头道:“吓坏了罢?”

曲长负笑了笑道:“其实失踪要比战败的消息好一点,因为我知道外爷和大舅行军多年,总不至于迷路,所以忽然找不见你们了,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你们自个藏起来了。”

他说的轻松,宋鸣廊却心思细密,依旧惦记着方才曲长负没有回答的那个问题。

他道:“不对吧。兰台,那你同大舅舅老实说,那你为何会来到濮凤城?”

曲长负笑了笑,直到四人进了原先曾被车敕儿占领的官衙,他这才回答宋鸣廊的问题:“皇上派我出使南戎,路过这里。”

宋太师和宋鸣廊都吃了一惊,宋太师皱眉道:“怎会轮到你头上?”

他们刚刚脱困,消息不灵通,曲长负又是暗中前往南戎,因而从曲家失和到他出使南戎等经过,宋太师和宋鸣廊一概不知。

曲长负含笑道:“那自然是皇上器重我了。”

他就算不说,宋鸣廊和宋太师心里也明白,他们这边刚刚发生意外,曲长负便从京城出来了,两件事之间不可能没有联系。

不管曲长负主动要求前来,还是皇上将他给派出来,这人选的决定都大有深意,中间绝对少不了隆裕帝的算计。

父子两人对视一眼,想到这里都有些许心寒。

他们在前面给郢国冲锋陷阵的卖命,之前的战绩也就不提了,但稍稍出了点岔子,皇上在后面就忙不迭地派家里的心头肉出来送死,这件事做的实在有些不地道。

宋鸣廊心中有气,也不好明说,只笑着夸他:“还是我们兰台聪明,没有在郢国未占优势的时候贸然前往南戎。我看你就先留在这里,我这就派人回去,面见皇上陈情,请求陛下更换出使人选。”

曲长负道:“大舅,不用费心了,是我自己想去的。我大约有八成把握说服南戎联手。更何况,你们在前线冲锋陷阵,不让我分担一二么?”

道理都明白,但怎么想怎么不放心。

宋鸣廊:“这……”

宋太师负着手,在房中烦躁地转了几圈,而后还是狠了狠心,道:“鸣廊,别说了,让兰台去罢。”

宋鸣廊道:“爹,南戎那边的几方势力还在想办法夺权呢,形势不明,怎么放心得下。”

宋太师道:“小鹰长大了就该去天上翱翔,不能因为舍不得,就总把他关在笼子里。否则,你们兄弟几人,当年我一个都不用带到沙场上面去。”

他话虽然这样说,神情间却也十分不舍,将手放在曲长负的肩上,叹息道:“你这孩子打小多病,我就总难免也想偏宠着一些。你平日里不爱和人说话,总是抱着那些书翻个不停,外爷和舅舅们都知道,我们兰台的本事,不在任何一人之下。”

“其实我早知道,你很想一展抱负,我也应当带你出去瞧瞧,可是心里总是舍不得看你受罪。但如今,你靠在自己的本事闯出来了,外爷和舅舅不该再拦着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宋太师的手在他肩上重重一捏,吸口气道:“去罢,去罢。孩子,总有一日,你会站在你想要的位置上。”

这一瞬间,心中涌起些许难言滋味。

曲长负微一垂眸,然后抬眼微笑道:“嗯。外爷,大舅,放心。”

宋鸣廊摇了摇头,道:“好罢,看来舅舅也不能当坏人拦着你了。大家都得听宋太师的,谁让他是爹呢?”

宋太师笑骂道:“当着你外甥的面,还皮!让璟王殿下看了笑话。”

靖千江连忙说道:“不会。两位的不舍之情,我也能够理解。这回我前往南戎也同样有要事处理,会跟曲大人一道相互照料的,请你们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