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疏花不禁风(第2/3页)

曲长负道:“这确实是疑点之一,如今解释不通,只能派人先去南戎调查一番了,不是什么大事。”

齐徽道:“这件事交给我罢,左右也是我欠你的。”

靖千江淡淡道:“这么多年过去了,太子还是喜欢把账算得清清楚楚。你这么说,也就是如果当年曲大人不是为你而去南戎,这事你就袖手旁观了?”

齐徽看都没看他:“只是怕曲大人见外拒绝,才会这么说。”

靖千江道:“一个人若真心想为另一个人做事,根本就不会征求对方意见,默默地便做了。”

齐徽道:“璟王甚有心得,就只怕好心用错了方向,做多错多。”

靖千江连个停顿都没有,呵呵一笑:“连自己的行为对错都分不出来,活着也没什么意思。”

——他这张嘴也不知道怎么长的,反正别人随便说任何一句话,都能被他找出错处来。

齐徽宁愿跟当年一样,和靖千江带兵互砍,都不想再同他多说一个字。

他冷冷道:“孤本是在同曲大人说话,璟王坐过来,是干什么的?”

靖千江微笑道:“听说陛下即将为太子选妃,来道喜啊。”

齐徽:“……”

此时此刻,他很想不顾身份和体面,骂一句贱人。

三人坐在这里,虽然实则剑拔弩张,但在其他人看来却不是这么回事。

赫连素达在大殿另一头朝这边看过来,顿时又想起了那日在护城河畔曲长负带给他的挫败和震动,心里莫名觉得这三名在场者是正聚在一起嘲笑自己。

他正想过去叙话,忽然有个人走过来冲他敬酒,斯斯文文地说道:“博俊王,敬您一杯。”

赫连素达豪爽地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端详这人片刻,记起他应是谏议大夫陆越涵。

听说不久之前被查的惠阳知府朱成栾正是陆越涵的姐夫。

陆越涵面带笑容,温文尔雅,倒是也没什么低沉苦闷之色,只闲谈一般地说道:“听闻博俊王与忽韩王在京城逛了几日,不知可有尽兴?”

赫连素达道:“不是我说,你们这里找乐子的地方是真不少,但有太子跟着,只能听听戏喝喝茶,有好些玩意都不能玩,没劲的很。”

陆越涵笑道:“太子殿下是国之表率,行为端方也无可厚非。两位王爷要是真想纵情一番,我倒是知道这京城中有几家青楼,里面的姑娘才色双绝,改日可以带二位前去。”

赫连素达对于中原的青楼早就心向往之,可惜不好意思高跟齐徽提,闻言大喜,笑着说道:“那敢情好。你很够意思,这个朋友我交了!”

陆越涵有意无意地道:“不过说起来,二位就没有想过要在郢国娶一位贵女回去吗?这亦能加深贵我两邦的友谊,想必陛下也会欣然允准的。”

赫连素达之前没往这个方向想,听到陆越涵一提,不觉怦然心动。

人人都爱繁华安逸,他嘴上说的不屑,其实对于郢国的美人物产还是十分迷恋的,这里的美女比起南戎那种刚健泼辣的女子,更是别有一番风情。

他的目光不禁在女宾席上看了一圈,心想这么些个美人,要是当真能带一个回去,到了族里肯定十分有面子。

最好是他有,赫连英都没有。

陆越涵瞧着赫连素达表情,喝了杯酒,微微地笑了。

*

太子选妃一事,终究还是搁置了下来。

齐徽竟然串通了钦天监,让钦正以“数日来东方晦暗,泰山飞雪”为理由,得出“太子今年不宜纳妃”的结论,将此事推迟了。

骊妃差点被这个儿子生生气死,召了宋彦来同他说了这件事,让宋彦去劝说他。

宋彦听了这个消息也十分震惊,他追随齐徽多年,在别人的眼中,就算不是不折不扣的太子党,肯定也没有其他阵营可以选择了。

从前宋彦一直觉得齐徽理智沉稳,本身又有野心,是个十分让人安心的主子,没想到现在他竟像变了个人似的,连这么荒唐的事都做得出来。

难道这一切都真是因为曲长负?太让人无法相信了罢!

对于骊妃的吩咐,宋彦只是恭敬地答应了下来,并没有提及曲长负。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骊妃要是想为难曲长负,简直就是在送菜,自己根本犯不着告这个状。

他好不容易才找到机会,不动声色地把齐徽引到京城里的一家酒楼当中喝酒。

等到齐徽喝的半醉时,宋彦才趁机说道:“听说殿下把选妃一事推迟,骊妃娘娘十分忧心。殿下,早日成家,不光能从岳丈那里得到助力,而且才会有人为您开枝散叶,对于您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可以任性的事啊。”

齐徽这个人自矜身份的很,即使把宋彦当成十分信任的下属,他也不可能跟对方倾诉自己的单相思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