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回到普林斯顿(第4/10页)

顾维则拿着报纸仔细地看了起来——

《华国籍渝城学者安宴,获得数学最高荣誉之一——阿贝尔奖》

具体的消息他还没有来得及看,就被同事催促着,赶紧出门领导已经来了。穿好警服,离开宿舍,来到办公室的时候,他便看见领导正在招呼人。

走到顾维则的面前,还笑眯眯地说道,“带我帮安教授问好,安教授真是厉害啊,数学的最高荣誉之一。那个颁奖词我也看了,真是非常高的评价。”

顾维则没有说话,看向领导。

“对了,我记着安教授是物理学家吧?”

“是。”顾维则点了点头。

“也不知道安教授什么时候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到时候咱们渝城也能够在国际上出出风头嘛。”

顾维则笑得有点儿尴尬,说得容易,但是真的做起来哪有那么容易,诺贝尔奖,是说能领到就能够领到的吗?旁边的人上前轻声说道,“局长,我查了一下。数学的最高奖是菲尔茨奖,听说今年菲尔茨奖安教授的获奖的声音是最大的,国外好些机构都很看好安教授能够领取菲尔茨奖。”

“哈哈哈。”局长尴尬的笑了笑,“可是安教授不是物理学教授吗?”他小声的和属下说话。

“安教授是数学物理学的教授,数学和物理学的交叉科目,好像说是目前准备做理论物理学。”

“呵呵呵……”局长尴尬地笑了起来,来逛了一圈之后。他终于走了,等他走了之后,顾维则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揉了揉眉头。啧,头发又长了一些,该去理寸头了。他在心中这么想着,就听见其他人说道,“挺厉害的,小顾的媳妇儿今年有要得很多奖吧。”

顾维则笑了笑,“他也没有给我说这些事情,不过他倒是说六月份会有一个会议是在首尔召开的什么数学家会议来着。”

“国际数学家大会吧?”同事正在看着报纸说道,“报纸上有写这个事情,说是四年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能够受到邀请前往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数学家都是顶级数学家,你媳妇好像在这个大会上还有一个小时的学术报告会。”

这个他倒是没有听说,于是拿着报纸说道,“诶诶,我看看。”

【……

据了解,国际数学家大会拟定邀请安宴教授在该大会上,做一小时学术报告会议。我相信无数的人都非常的期待,安宴教授又会在这次的学术报告会议上,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冲击。

……】

“还真是啊。”顾维则放下报纸说道,“还早着呢,这才三月份,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呢。”

“是吧,时间挺快的。”同事看着顾维则说道,“你媳妇儿去了首尔,顺便回国吗?”

“这个我还不太清楚,应该会回国的吧?”顾维则沉吟着说道,“他出国前说自己这段时间因为新的课题,会很忙碌,也没有给我说具体是什么事情。不过他给我说了,我也是听不懂的。我就知道他有课题,并且这个课题非常大,说是和什么理论有关系。”

“大统一理论吧?”另一个同事说道,“我看报纸上也写了,目前所有人都在猜测他新课题和大统一理论有关系,还有一个美利坚的教授,说他是二十一世纪上半叶最有可能推进大统一理论发展的人之一。”

“这报纸也有报道?”

“有啊,说你家媳妇儿的物理学术地位是被人低估的。尤其是在理论物理学这方面,应该是有非常高的造诣,只是出了很多的数学成果,被人忽略了。本身在几何代数上拥有如此高造诣的人,很明显就是在理论物理学上拥有极高的基础的。”

“我给你念念原文啊。”

“安教授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作为一位物理学家,尤其是理论物理学家,在应用物理学与数学上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有许多人也建议安教授改行直接当数学教授,因为他无论是在几何代数亦或者是以纯数学基础的数论上,都是拥有近乎全球最顶尖的实力。我想现阶段所有的数学家中,安教授是非常难被排出在二十名以外的。”

“但是往往人们都选择性的忽视了一点。关于理论物理学,安教授是严重被低估的。”

“我们可以看看之前安宴教授的论文,一片关于非杨-米尔斯极限方程的计算,他在非线性偏微分方面,可以说是造诣已经到达了顶端。换言之,其实他对于杨-米尔斯方程是非常了解的,就犹如他了解阿贝尔簇和代数簇一样。”

“我们都知道,杨-米尔斯方程不仅仅是一个数学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式,更是物理学中应用了数十年的规范场论最广泛的推广应用形式。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结论,安教授对于规范场论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大统一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要用规范场论作为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