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初到民国(2)(第2/3页)

他再度确认方圆十里内都没人,便从空间里放出一辆有轿厢的马车,然后是两匹机器骡子和一个机器人车夫,外观都很逼真,绝对看不出有假。

许超麟怔了一下便笑了,“还是你准备充分。”

牧博明连忙安慰他,“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这些零碎以后都可以慢慢添置,不是什么大事。”他们执行任务,会到达不同的时代,面临不同的环境,总会有考虑不周、准备不到的地方。他的这些东西也是很久以前购置的,一直没怎么用,几乎都忘了。要不是遇到如今这种情况,他根本就想不起来。

“嗯,我明白。”许超麟轻松地点头,笑着上了马车。

牧博明随后跟上,在车厢里坐好。车夫一扬马鞭,两匹骡子便迈开步伐,向前奔去。

前半段是山道,后半段是平地,车子压着速度,不敢放开了跑,也只用了一个多小时,他们便看到蓉城市区的万家灯火。

两人下了车,把这套装备收起来,徒步走过去,进入城门。

冬季天寒,城外的旷野上覆盖着一层淡淡的薄霜。他们呼吸之间喷着白烟,却半点也不觉得冷。

进了城,喧哗声迎面扑来,不知从哪里传出川剧锣鼓,夹杂着嘈杂的吆喝、暧昧的笑声、尖利的喝骂、小孩的哭泣,处处弥漫着人间烟火气。

两人停下脚步,拿出装衣物的行李箱,抽出在欧洲穿着过冬的狐皮大衣套在身上,然后缓步进城,叫了两乘滑竿,“去九思巷许家大宅。”

抬滑竿中年汉子一愣,连忙说:“许家大宅已经被卢大人封了。”

“什么?”许超麟怔了一下,“怎么回事?”

“不清楚。”那人摇头,“好像是说许老爷和几位大爷劫了军需,犯了大罪,已经被抓去关到监狱里头了。”

“哦。”许超麟略一沉吟,递给他一块银元,“那许家的女眷和小孩呢?”

“没抓,不过被赶出许家大宅了。”那人接过银元,态度更加殷勤,“我大哥跟袍哥大爷有些交情,听他们说,许太太、姨太太和几位少奶奶带着小娃儿都搬到东校场去住了。许老爷在那边也有个院子。”

许超麟点头,“那许老爷他们被抓进去几天了。”

“今天就三天了。”那人说道,“这几天都闹得凶,袍哥那边来了好多人,说是要劫法场。卢大人这边也调了好多当兵的,说是要镇压。现在市面上乱得很。”

他在外面抬滑竿,东奔西走,倒是知道不少情况,可也就是这些了。许超麟也不再多问,与牧博明对了个眼神,便一起坐上滑竿,“那就去东较场的许宅吧。”

“要得。”四个人抬起两乘滑竿,脚下有力,行走敏捷,沿着青石板铺成的街巷走去。

许超麟一边看着两旁的街景一边思索着。在他的记忆里,父亲许宝山瘦小精干,虽没文化,却颇有头脑,怎么也不可能干出劫夺军需的事。袍哥是个有规矩的松散组织,而且成员极多,上至官员富商,下至盗匪乞丐,各自都有来钱的渠道。许宝山从来不惹官府,包娼庇赌有之,把持车船店脚牙等下九流行业有之,可他绝不可能去劫军用物资。

四川总督卢昊苍的父亲卢继宗致仕前担任西南总督之职,正式官衔为总督西南三省等处地方兼管三省将军、四川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别的封疆大吏之一,在西南尤其是四川经营多年,对军队的掌控力极强,谁敢招惹他?

此事颇多蹊跷,目前情况不明,许超麟有再多思虑也是无用,只能到了许宅之后再说。

东较场比较杂乱,有许多贫民以及偷摸扒窃之徒聚居在此,许家在这里的宅院原本用来招待逃亡到此或不宜露面的外来亲友,这时却挤着未被抓走的众多女人和未成年的小孩。夜幕降临,各个屋子里点着昏黄的油灯,间或有女人的骂声、孩子的哭声和佣人的报怨声。

许超麟和牧博明在大门前下了滑竿,给了钱,然后走上台阶,伸手拍门。

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来了,来了,哪个?”

许超麟沉稳答道:“你家三少爷。”

里面的人停顿了一下,随即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和卸门闩的声音,大门随即被拉开。一个老人探出头来,借着昏暗的月光看着许超麟的脸,半晌才迟疑地问:“三少爷?”他记得家里的三少爷十二岁就离家出去念书,至今已经十几年,从小孩长成青年,面貌已经完成不同了。

许超麟从记忆深处翻出这个人,“陈伯,我刚到,已经听说父亲的事情了。”

这位在许家看门多年的老门房顿时激动起来,“好好,太好了,三少爷快请进,这位少爷也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