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老龙头火车站尸变(第3/7页)

郭师傅和丁卯齐道:“讲究,上等的鱼虾宴。”

李大愣说:“讲究是讲究,问题咱不是没钱吗,等改天有钱了,一定请二位去澄赢楼,我看咱哥儿仨还是吃烧饼喝羊汤去算了,有件大事要跟两位说说,咱喝着羊汤说怎么样?”

郭师傅和丁卯很是好奇,想不出李大愣要说什么事,也是馋这碗羊汤,当即跟他去了,三个人来到西市大街一个卖羊汤的小吃铺,地方十分僻静,食客也少,坐下来要了四碗羊汤一摞烧饼,又切了一大盘水爆肚,时值酷暑,在这个季节喝羊汤的人不多,但巡河队的人经常下到河沟子里跟死尸打交道,身上阴湿之气极重,喝碗热腾腾的羊汤可以补气,往碗里多放辣椒,喝完出身透汗,可比吃什么都强。

卖羊汤的地方离西大寺不远,大寺是指清真寺,天津卫有东南西北四座大清真寺,周围居住的回民很多,老话说“回民两把刀,一把卖切糕,一把卖羊肉”,可见做的羊杂碎羊汤很是地道,郭师傅等人经常来的这家食铺,门脸房处在街角,店主儿子平时推车在闹市贩卖,家里这间铺子只是作坊,不是熟客也找不到这里。

三个人坐定了喝羊汤,郭师傅跟李大愣说:“咱有话就直说吧,三岔河口的女尸怎么了?”

李大愣说:“二位哥哥,你们在五河水上警察队当差,河底沉尸也是经由你们打捞出来的,我这不就想问问两位,这案子有结果吗?”

郭师傅说:“既然吃了你和尚的烧饼羊汤,让你问起来我们也不能不说,当时很多人围观,百姓们看见那具女尸满身绿苔,这死尸五花大绑背着铁坨子沉在河底,浑身长满了绿苔,也不知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可吓坏了不少人,官面儿上怕民心不安,当天便把死尸送到化人场里烧掉,骨灰埋到厉坛寺,就是这么个结果,你要问这女尸的身份,那可没法查了,据我看那铁坨子在河里锈蚀的程度,只怕几百年也是有的,就算牵扯到人命,到今时今日也查不出什么结果了,查出来也没用不是,因此官面上没再追究。”

李大愣骇异地说道:“噢,原来那死尸沉在河底这么多年了……”

郭师傅问李大愣:“你怎么想起打听三岔河口女尸?”

李大愣说:“哥哥,你有所不知,此事一两句话交代不清,听我给你从头说说……”

他不是挖着根儿说,咱们却要把话交代清楚了,论起天津卫最有钱的大财东,一共有八户,合称八大家,八大家里首屈一指的要属石家,有个石家大院保留至今,那是好大一片古宅院套,青砖碧瓦,雕梁画栋,气派非凡,戏楼佛堂一样俱全,曾是石家老宅。石家祖上有良田万顷,得了个绰号唤作“石万倾”,城里还有好多买卖,钱多得数也数不完。关于石家最初是怎么发财的,在当地流传着几种传说:

其一是明末清初,闯王李自成打进北京城,逼得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有个宫女带着宫里的一件珍宝“如意夜光灯”,从京城逃到这里,夜里到石家投宿,看主人忠厚质朴,委身下嫁给了姓石的这户人家,那盏“如意夜光灯”是皇宫大内的无价之宝,石家娶了位财神奶奶,一下子发了横财,陡然暴富。

另有一说,清朝乾隆年间出了个大贪官和珅,聚敛的钱财堆积如山,富可敌国,到和珅被抄家问罪的时候,和珅府上的一个小妾,趁乱逃到石家,这小妾当年很受和珅宠爱,身上带了好几件珍宝,为了避难,嫁给了石家,石家祖上从此发迹。

这些传说大致上差不多,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全是说石家祖上走运,娶了有钱的媳妇,好比是把一座金山请进了门,钱多的几代人也使不尽用不完,祖上留下一条遗训,有了钱不能为富不仁,人家石家世代积德行善,夏开粥厂,冬赊棉衣,十几年前,石家有位小姐,和一个唱戏的小白脸私通,二人有了私情,搞大了肚子,婊子无情,戏子无义,这话一点儿不假,那唱戏的一看这小姐有了身孕,怕惹麻烦,而且老家有老婆有孩子,连夜就跟外地戏班子跑了,剩下这小姐挺着个大肚子,也没脸继续在家呆着了,收拾细软离家出走,石老爷派人找了这么多年,至今没有下落。

这三岔河口沉尸案一出可不要紧,有人就说石家小姐让戏子搞大了肚子,有辱门风,石家表面上说小姐离家出走了,实则不然,是把大着肚子临盆在即的小姐绑着铁坨子沉到河里了,这叫一尸两命,石家小姐死得冤,冤情不泯,死尸又被巡河队的人打捞出来,石家财大势大,把官面儿上打点到了,所以没人追查,自古道是人言可畏,说好事没人信,说坏事没人不信,传来传去添油加醋,那些话简直不堪入耳,石家一向以忠厚仁善之道传家,哪受得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