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强汉盛唐(第2/3页)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名叫江流儿的玄奘大师出现了。

……

长安,大唐都城,无数现代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凌池和杨婵漫步在长安街头,看着这个有着无数外国人居住、做生意的‘国际化大都市’,嘴角不禁露出一缕微笑。

虽然和大唐双龙的世界不太一样,但这里是大唐,这就够了。

“劫云消散。”杨婵抬头望着天空,微笑道:“天下大定。”

“真是不容易。”凌池长叹一声:“几百年的战乱,百姓何其苦也!”

“一切都过去了。”杨婵安慰道:“我能感觉到,大唐这个盛世会影响整个后世。”

凌池点点头:“会的。”

作为现代人,他当然知道大唐对华夏的影响是什么,纵观华夏五千年文明史,被国人提及最多的,最自豪的时代,无非‘汉唐’二字,虽然大周足有八百年国运,但论及世界影响力,又哪里比得上强汉和盛唐。

即便到了现代,国人也是以汉为主体民族,而在国外的华人汇聚在一起,却组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唐人街。

过去五百年时间,凌池见证了强汉的灭亡,今日,也见证了盛唐的崛起。

这种感觉,妙不可言。

就在两人漫步在长安街头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个手持禅杖的老僧,背后还跟着一个手捧袈裟的小和尚。

看到这两个和尚,凌池愣了下。在他的金睛之下,这两个和尚的底细被他看得一清二楚,这分明是观音菩萨和惠岸行者。说惠岸行者可能没几个人知道,但惠岸行者的名字应该知道的人不少,对,就是哪吒的二哥——木吒。

看到这两个人走在长安街头,凌池基本猜到了怎么回事。想起自己跟观音菩萨交情不错,凌池拽着杨婵迈步上前:“菩萨,久违了。”

观音变化的老和尚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凌池和杨婵,微微一愕,似是没想到自己的伪装被看破了,不过毕竟是几百年梅剑的老朋友,观音菩萨微微一笑:“阿弥陀佛,不想在此地遇到施主,不知施主来此何为?”

“天下已经安定,自是要来见识一下人世繁华。”凌池微笑道:“大师(大士)又怎会来此的?”

“阿弥陀佛,自是为普度众生而来。”

听到观音菩萨这句话,凌池呵呵一笑,道:“大师真是大慈大悲,不知可有用得上在下的地方?”

“哦?”观音菩萨问道:“不知施主现居何职?”

“大唐国师,如何?”凌池含笑说道。

观音菩萨睁圆了眼睛。

没错,大唐平定天下,凌池虽然没有出力,但是给李世民出过不少主意,而且都是在李世民遇到危机的时刻出的主意,比如当年李世民在洛阳全力围困王世充之际,背后遭到窦建德10万大军的进攻。李世民当机立断,留下主力部队继续包围洛阳,自己率领3500玄甲军到虎牢关迎击窦建德大军,最终战而胜之。

这件事并非李世民‘当机立断’,而是在这一战之前,凌池留给李世民一个锦囊妙计,并说明了在最危急时刻打开的话,然后就在这次最危急的时刻,李世民打开了锦囊,得到了凌池留下的‘妙计’。

当时凌池虽然有些神秘,但深得李世民信任,于是李世民一咬牙,就按照凌池的妙计,真的留下主力部队继续包围洛阳,自己却率领3500玄甲军去迎击窦建德的十万大军,最终的结果果然和凌池预料的一样,他赢了。

后来更是在玄武门前几天,留下了一条锦囊妙计,李世民看后,整夜未眠,最终一咬牙,还是按照凌池的妙计,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这才让他从一个随时有可能丢掉性命的秦王,变成了大唐的第二任君主。

因为凌池两次在李世民最危急的时刻给出锦囊妙计,李世民也是在登基之后就封凌池为大唐国师,只是凌池只说自己可以接受国师的名号,但平时不管事,也希望李世民不要限制他的自由。李世民虽然有些遗憾,但还是答应下来,反正大唐已经统一了天下,凌池还能上哪去?只要凌池在大唐境内,遇到危机的时候,他就可以向他求助。

而观音菩萨并不知道其中缘由,听到凌池成了大唐国师,整个人都懵了,同时也想到了一个规定,面色严肃地说道:“阿弥陀佛,施主怎可干扰人间之事。”

“人间之事?”凌池摇摇头:“我可没有干涉,只是偶然间帮了当今天子的忙,这才莫名其妙的成了大唐国师,而且我只是占了个名罢了,并未干涉人间之事,大士算一下就知道了。”

听完这番话,观音菩萨依言掐算一番,发现凌池的确没有干扰人间的事,也许确实是干扰了,但这都是顺势而为,并未影响到人间的大势,观音菩萨也就松了口气:“阿弥陀佛,是贫僧错怪施主了。”